閻紀宇專欄:沙烏地阿拉伯油田驚爆,炸出波斯灣「和戰兩難」的博弈

2019-09-20 10:00

? 人氣

沙烏地阿拉伯18日公布油田遇襲的敵機殘骸,還包括一枚沒有爆炸的巡弋飛彈。(美聯社)

沙烏地阿拉伯18日公布油田遇襲的敵機殘骸,還包括一枚沒有爆炸的巡弋飛彈。(美聯社)

「我們很幸運,沒有美國人在這場攻擊中喪生。但是只要發生這種性質的戰爭行為,就有可能導致憾事……就規模而言,這場攻擊前所未見。」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18日來到沙烏阿拉伯,因應波斯灣地區近年罕見的一場安全危機、軍事危機。4天之前的凌晨4點,沙國東部的庫來斯(Khurais)油田與艾卜蓋格(Abqaiq)煉油廠遭到攻擊,爆炸起火,沙國原油與天然氣供應量腰斬,震撼國際社會,當天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 crude)應聲上漲近20%。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沙國南方鄰國葉門的叛軍「胡塞組織」(Houthis)當天就挺身而出,承認以「10架無人機」進行攻擊行動。但是龐畢歐當天就打臉此說,直接將矛頭指向長期為胡塞組織撐腰的伊朗,德黑蘭(Tehran)當局則矢口否認。

伊朗涉案嫌疑最大,沙國與美國如何因應?

沙國軍方1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初步調查結果與相關證據,指稱當天沙國遭到18架無人機、7枚巡弋飛彈(只有1枚飛抵目標區)進行攻擊,而且是來自沙國北方而非南方,因此「敵方」不是葉門叛軍,而是伊朗!的確,從這場攻擊的難度、精確與破壞力來看,伊朗嫌疑最大。

沙國油田驚爆讓世人短暫關注當前全世界最嚴重的人道災難──2015年1月爆發至今的葉門內戰,但焦點很快就轉移到沙國/美國/伊朗的「三國志」,以及戰雲密布的波斯灣。遠在7000公里外的台灣也必須高度關注,原因很簡單:台灣逾7成的石油、3成的天然氣來自波斯灣地區,一旦當地發生戰爭並波及石化業,台灣恐將出現能源危機。

川普撕毀伊朗核子協議,波斯灣戰雲再起

沙國、伊朗分別是伊斯蘭教什葉派、遜尼派的領頭羊國家,都有成為地區霸主的條件,可謂「八字不合」。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雙方關係日趨惡化,2016年1月乾脆斷交。伊朗與美國「大撒旦」(The Great Satan)關係也是無比惡劣,有如打下死結。另一方面,沙國是美國在中東地區除以色列之外最重要的盟邦,川普上台之後更是水乳交融。

其實在歐巴馬(Barack Obama)任內,美伊關係一度出現融冰的跡象,伊朗與以美國為首的「列強」簽署《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也就是通稱的「伊朗核子協議」,以凍結、降低自家核子計畫換取國際社會鬆綁制裁、解凍資金。但是,川普在去年5月撕毀這紙協議,全面恢復、升高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試圖迫使伊朗重回談判桌,接受符合美國保守派要求的「城下之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