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諾科薩村爆炸是核災嗎?
問題來了,每小時2微西弗(2 μSv)的背景輻射是高還是低?根據我國原能會的公開資料,台灣平均每人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為 1620微西弗/年,世界平均值為 2400微西弗/年,2微西弗約是照一張胸部X光片接觸輻射量的5%。如果回顧當代兩次著名的兩次核災,福島與車諾比: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的事故,15日曾在3號機附近測得每小時400微西弗的背景輻射;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急救人員接觸到的輻射量約6000微西弗。
從此看來,很難說測得輻射值突然飆高的北德文斯克發生「核災」,但悠諾科薩村外海的平台上發生了什麼,還是猶如五里霧中。俄羅斯水文氣象與環境監測局(Roshydromet)13日說,爆炸地點附近的伽馬射線輻射值,一度達到正常值的16倍。該局27日進一步透露更多細節:北德文斯克在8日當天測得的輻射物質共有四種同位素,包括鍶-91(strontium-91)、鋇-139(barium-139)、鋇-140(barium-140)、鑭-140(lanthanum-140)。氣象局還強調,這四種同位素的輻射都會快速衰減,目前在北德文斯克也已經測不到超量輻射。
洩漏的同位素意味著什麼?
8月8日的爆炸不但引起國際媒體關注,連科學界極富盛名的期刊《自然》(Nature)都在8月30日發表一篇文章,分析Roshydromet透露的四種同位素意味著什麼。《自然》的資深物理記者吉布妮(Elizabeth Gibney)認為,俄國政府確實沒有清楚解釋北德文斯克短暫出現的伽馬輻射峰值,至於Roshydromet的後續說明,可以研判這場爆炸確實牽涉到核反應爐,甚至涉及俄國正在研發、總統普京去年曾公開揭露的「海燕」(9M730 Burevestnik)核動力飛彈(不是核彈頭,是核子動力)。
英國雪菲爾德大學的核子專家寇克希爾(Claire Corkhill)表示,包括鋇、鍶和鑭的同位素都會在核反應爐中產生,一旦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這些同位素就會被釋放到外界環境之中。美國麻省的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核子專卡托芬(Marco Kaltofen)與波士頓化學數據公司(Boston Chemical Data Corp.)都表示,核反應爐遭受損害可能導致碘和銫的釋放。 《莫斯科時報》8月16日曾經指出,當地醫生在肌肉組織中發現銫-137,挪威也在爆炸發生後發現無法解釋的碘-131數值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