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美方所謂第二島鏈的佈局,可不是只著眼於台灣,而是為了成就大型經貿戰略,以及軍事戰略的一環。美澳不是沒有警覺,但對於太平洋島國的鬆動仍拿不出具體對策,或無法執行對策,這才是台灣最值得深思的部份。
有一就有二,在美澳聯防裡最重要的島國接連倒向北京,意味著美國的太平洋掌控能力出現大問題。第二島鏈出現漏洞,第一島鏈還尚有棘手的韓國問題,美國軍事防務或出現系統性鬆動,卻都不是即將進入選舉週期的川普在意之事。
對台灣的執政者而言,全方位親美的結果,不但換不到任何實質相挺,反倒像是自願跑去即將崩塌的危樓腳下,連任又如何?蔡英文應該心知肚明,這三年斷七國,不過是地動山搖的前奏。
斷交潮只是地動山搖的前奏
誠如許多觀察者所指出,台灣民眾對斷交無感,不過,那只是尚未感覺到地震而已,ECFA即將於明年到期,這才是重頭戲之一。
一般民眾恐怕根本不知道,ECFA無論是貨貿或服貿,其實都沒有完成簽署,目前運行的是「早收清單」,也就是先期協議的產品內容。因此,台灣遲遲不與對岸簽署正式的ECFA,期限就只到2020年。大陸一旦自然終止ECFA,包含農,漁產品在內的539項商品的免稅優惠就會取消。
2011年以來,ECFA先期協議已使台灣對大陸出口的貨品,減免了66.57億美元關稅,這省下來的2000多億,可以買60架F16V,高鐵不但可延伸到屏東,還可貫穿花東。ECFA真正的受惠者不是高科技業,而是傳統產業。
或曰,台灣的外交重點不是邦交國,而是有實質交流的非邦交國,所以邦交國數字不必太在乎。不過試問,哪一個,或哪幾個與台灣實質交流的國家能補未來10年2000億的洞?謝長廷的日本?還是謝志偉的德國?
況且,明年ECFA到期,對岸若不續杯,可不能再賴到「阿共ㄟ打壓」,因為是台灣自己不簽的。如果光是鳳梨滯銷,綠營選情就地動山搖,屆時就算蔡英文連任,因斷開ECFA而齊聲慘叫的諸多傳統產業,會如何倒灌龐大民怨?
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太平洋島國,美國尚且吝於給予實質小惠,台灣就能被美國神明眷顧嗎?都9102年了,台美還糾結於美豬,美牛問題,殷盼台美FTA要等到民國幾年?
美澳關係的不穩定
新任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在索國和吉國斷開台灣後訪美,時值美澳建交百年,川普高規接待莫里森。藉著這個場合,川普再次以「不接受局部協議只接受完整協議」,「不急著在下次大選前達成中美協議」的強硬口氣,急凍中美間原本已緩和的協商態勢,莫里森則表達對美國對抗中國的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