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日將公布獲獎名單,而攤開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名單,120年來216位得主中,僅有4位女性列名其中。
這4位女性獲獎人分別是1903年獲獎的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Marie Skłodowska-Curie,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或居禮夫人),以及相隔50年、於1963年得獎的德裔美籍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自此之後超過半世紀的時間,再沒有任何女性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直到2018年才由加拿大女性物理學家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終結孤懸50年的紀錄。2020年,美國女性天文學家吉茲(Andrea Ghez)與同事一起研究黑洞而摘下桂冠。
然而,究竟是女性物理學家不夠出色、還是她們自身的性別,使得她們在這男性主導的領域中不受垂青?2014年,科學專欄作家波普金(Gabriel Popkin)在美國《Slate》雜誌刊登〈這些女性都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These Women Should Win a Nobel Prize in Physics)一文,在裡頭梳理了一些有潛力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女性學者,並細細陳述她們的成就「絕不亞於她們的男性競爭對手」。
《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也曾在2013年撰寫一篇題為〈十二月:女人與諾貝爾物理學獎〉(December: Women an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的報導,介紹那些在陽剛的科學領域中殺出重圍的優秀女性:除了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居禮夫人與格佩特-梅耶,更多的人則與桂冠失之交臂。
Lise Meitner, she's atomically awesome :)#scilit16 pic.twitter.com/obYTPPrJE5
— ScienceLiteracyWeek (@scilitweek) 2016年9月21日
《美國物理學會》在文中所提及的遺珠之憾,有「原子彈之母」邁特納(Lise Meitner),她3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獎項最終卻只頒給合作夥伴哈恩(Otto Hahn)。無獨有偶地,揚名國際的「中國居禮夫人」吳健雄女士即便成就卓著、並受許多諾貝爾獎得主推崇,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仍只落到其同事李政道與楊振寧頭上。
SheInspiresMe #InternationalWomensDay #IWD2016 #WuChienHsiung #吳健雄 scientist of physics pic.twitter.com/Gb2rFLTsEK
— 627K11 Ebro's Autumn (@adherentbodhi) 2016年3月8日
「1964年,吳健雄女士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為反對性別歧視發聲。她向聽眾問道:『令我好奇的是,小小的原子和原子核或是數學符號亦或是DNA分子是不是也對男性或是女性有所偏向。』」
同樣被這篇文章提及的天文學家薇拉・魯賓(Vera Rubin)則在201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再度引發熱議。許多關心科學領域發展及性別意識的科學專欄作家當時不僅在各大報書寫文章,也在推特上發起了「#諾貝爾獎給魯賓」(#Nobelforverarubin)的標籤活動。他們認為,魯賓發現宇宙「暗物質」(dark matter)的成就,完全值得一座諾貝爾獎的肯定。然而,她依舊沒等到那座諾貝爾獎,2016年12月過世。
Waiting for women to die to avoid giving them a deserved #NobelPhysicsPrize is wrong. #NobelforVeraRubin
— Casey (@caseycourval) 2016年10月4日
魯賓和同事福特(Kent Ford)在1960至1970年代針對星系旋轉曲線的研究中,發現了瑞士天文學者茲威基(Fritz Zwicky)在1933年所提出的「暗物質」的直接證據,並藉著此項研究榮獲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及成為美國國家科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天文學家李維斯科(Emily Levesque)曾接受《天文學》訪問表示,「得知暗物質的存在,對天文學與粒子物理學領域來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因為它完全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也從而開枝散葉地開拓了現今天文學的眾多子領域;諾貝爾物理學獎聲稱是頒給『最重要的物理學發現』,但如果暗物質不符合這項條件,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符合。」
即便眾望所歸,魯賓卻對得獎與否雲淡風輕。她曾在健康狀況仍佳時,接受《探索頻道》雜誌(Discovery)訪談,「名利轉瞬即逝。對我來說,我的研究內容比我的名聲來得重要,如果往後的天文學家還會使用到的我研究數據的話,那才是對我最大的讚譽。」
From the Archives: The woman who discovered dark matter has yet to receive a Nobel Prize. https://t.co/xEstQmdeuO pic.twitter.com/iKSKNedF2m
— Astronomy Magazine (@AstronomyMag) 2016年10月4日
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公布時程(台灣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4日下午5時30分
物理學獎:10月5日下午5時45分
化學獎:10月6日下午5時45分
文學獎:10月7日晚間7時
和平獎:10月8日下午5時
經濟學獎:10月11日下午5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