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1月27日,發明炸藥致富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遺囑,利用遺產成立基金會,以巨額獎金表彰對人類有卓越貢獻的人士,遺囑中,諾貝爾指示要將物理學獎頒授給「貢獻了在物理領域中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2019年諾貝爾獎從10月7日起陸續頒發,8日將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最快將於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宣布。去年由美國科學家艾許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穆胡(Gérard Mourou)、加拿大科學家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3人共獲殊榮,得獎原因是這3位物理學家「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獲至突破性發明」。
【延伸閱讀】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雷射光變成無比精密的工具,3位開創者獲獎!史上第3位女性得主出爐
自1901至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2次,獎項得主人數共209人。歷屆得主中,只有3位女性。最年輕得主是1915年獲獎的布拉格(Lawrence Bragg),當時他才25歲,與父親一起獲獎;最年長得主則是去年獲獎的艾許金,以96歲高齡摘下桂冠。另外,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次的得主。
Q.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獎牌是什麼圖案?
金製獎牌約重半鎊,含23K黃金,直徑約為6.5公分,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獎牌背面飾物因獎項而異。諾貝爾物理學獎牌由已故瑞典雕刻家林德柏格(Erik Lindberg)所設計,背面刻有代表自然、母性與生育的古埃及神話女神伊西斯(Isis)手握豐裕之角(cornucopia),浮現於雲層之中;科學女神正在掀開伊西斯臉上覆蓋的面紗,西方文化中,「掀開伊西斯的面紗」即象徵破解神秘現象。
If you covet Leon Lederman's Nobel Prize medal for physics, now's your chance. Min. bid $325k. http://t.co/AP9ckmYEJC pic.twitter.com/y7Z4XiNkjy
— Charles Bergquist (@cbquist) 2015年5月27日獎牌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背面是伊西斯與科學女神。
Q.諾貝爾物理學獎有6屆得主從缺,為什麼?
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從缺的年份為1916年、1931年、1934年、1940年、1941年、1942年。根據諾貝爾基金會(Nobel Foundation)得主從缺的原因是:「若所有入圍的研究者沒有作品達到第一段所述之重要性,獎金應保留至下一年份。如果獎金沒有頒出,那麼款項應返還基金會。」
Q.共64屆得主共享獎項,那麼獎金呢?
每位諾貝爾獲獎者會獲頒一塊獎牌、一紙獲獎證書,以及一筆不菲的獎金。不過獎金的數額不固定,隨著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變動,例如2009年的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140萬元);2012年獎金降至8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512萬元);2017年獎金又升為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282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