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是什麼?
它是科學嗎?或許有邏輯可言,但並無原則定理。
它是哲學嗎?或許有思想可言,但不為標新立異。
它是技術嗎?或許有方法可言,卻非有終南捷徑。
它是知識嗎?或許有架構可言,卻缺乏帶走力量。
欲答此問,或許還須切割為昔日的國文和今日的國文。昔日國文,一絲不苟,學習是為了提升為人的素養;今日國文,一絲不掛,學習是為了填塞考試的素養。其淪為空談,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國文」的解釋,在古典與現代的喘息,以及政治絕情的密縫下,迷惘了。
國,指的是「『中國』文學系」的中國,抑或是執政黨眼中的臺灣國?
文,指的是神聖殿堂中,那令人崇仰的泰斗名篇,抑或是不經揀選的「文本」?
由於「國文」當今的定義轉型,轉型得很模糊,造成了定位上的四不像。我們不妨聽聽,中文系出身的作家,林文月,曾是如何說的。
《讀中文系的人》一文:「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理由不珍惜其傳統古典,因為傳統古典是民族血脈之所秉承,也是民族自尊之依託。故每一個國家的大學裡都有他們的『國文系』或『國學科』,以維護其傳統古典於不墜不滅。儘管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在文學創作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但希臘人絕不會讓荷馬死去,意大利人絕不會讓但丁死去,英國人絕不會讓莎士比亞死去,德國人絕不會讓哥德死去……。」
讀畢,甚為慷慨。四百年歷史的臺灣,族群認同不出金髮碧眼、剃髮留辮、皇民表面。今天,我漢族終於長久統治了這塊土地,但是對於教育文化傳遞之所下功力,甚至不如荷蘭人創新港文書以傳教,或是日據時期的國語政策,反而是「漸行漸遠的背影」。若身為漢族,難道我們今天回顧中國文學,該用「娘什麼!老子都不老子」的這種悖離心態,面對祖宗的心血結晶?今天高呼降低文白比例的去中國化人士,豈能以外來文化之態、數典忘祖之姿面對民族先古!
據政府所提供的資訊,漢人在臺灣占了百分之九十七的人口比例。然而,政府不知是使得多大的吃奶力氣做原住民的文化傳承,甚至新住民也開始推動。然而,官員們可曾想過,難道只有那些族群需要文化傳承,漢族便不需要嗎!書法幾人寫得?經典幾人碰得?莫言此與課綱方向不同,能讀得瞭先人傳下來的寶貴資產,此為閱讀素養;能將先人的教訓銘於心中並實行,此為生活素養;知識、技能、態度三者兼備,何愁民族之火不亮教育之光!莫言此與時代相逆,或許今天如此陶冶出的孩子,不會再如過去一般在社會中如魚得水。但,文化傳承教育斷了,可不只是「芒果乾」的問題,一整個世代的孩子會不知道他們源於何,根於何,據於何!我們一直所屹立堅持的文化正統,我不甘就要崩垮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
柳宗元《師友箴》:吾欲從師,可從者誰?昨夜,在呼嘯北風中,筆者聽聞消息,煞為扼腕。臺師大,堂堂中學教育的師資搖籃,竟打算將大一必修國文改為「思辨與方法」,且讓各系老師上課,令國文教授痛惜。我且不知,一位說話不引經據典的老師是如何有資格站在講堂上「傳道」,更不知道要如何導引「解惑」。洪蘭教授曾說,教育少了品格,書念再好也沒用。不以古聖先賢為立身標竿,如以何?今天師大是以「回應學生要求」易國文之名,那麼日後老師們除了迎合,高教深耕計畫的「以學生學習權取代國家教育權」,還能如何抬頭挺胸站在講臺上?
當我們還在國文領域裡頭空轉時,對岸有學校以一個學期精讀一本古典小說的步伐前進,有背下七十二篇古文的期許。我想,任何一個受過傳統教育的各界前輩,都該在這方面有「捨我其誰」的責任心才對。
國文是什麼?操縱之下,已是不明不白;但筆者今年受第十年學校的國語文教育,或能說出個人認為國文科的內涵:給予學子一個靜下心來,聽聽前人說話的機會。而這,才是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最該被重視、最基礎的價值與素養。
*作者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