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誰來救救台東?論災後農產品補給及運輸問題

2016-10-15 06:10

? 人氣

問題五、農產蔬果的取得來源,可結合的「策略夥伴」有哪些?(國內、國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針對上述所提問題的建議方案:

一、緊急海運或空運運輸網絡系統建置。

1.整合政府及民間運輸資源,形成價值供應鏈,解決交通運輸問題。

2.結合氣象預報系統,預告災後運輸系統啟動時間。

3.與其補助漁民損失,不如思考如何協助漁民,建構農產品運輸機制?

二、進行農產品價格訪查。

1.將產地價格,大盤批發市場,中盤批發,小盤零售等各階段,進行售價利潤資料收集分析。

2.從上述新聞訪談農委會農糧署署長陳建斌的內容來看整個事件的「發生點,農產品每日需求量,過去經驗的漲價時間點,缺貨時間點…等」農糧署本身似乎都「非常清楚」。但是「末端售價還是讓它一路飆漲」這邏輯卻讓人「不是很清楚」。農糧署如何在適當時機點農產品庫存釋出, 讓中間盤商的價格獲得合理控制,攸關百姓的生計問題,如何做好農產品釋出時機點控管,顯然變得很重要。

三、預測價格波動情況並在適當時間點釋出庫存農產品。

1.利用數據分析來預測價格波動區間,以平衡農產品價格。

2.防止供應鏈寡占壟斷現象,可採在適當時間點釋出庫存農產品或結合農會產地

  配銷或預購系統結合物流業或便利商店,增加供貨來源。

四、進行供需平衡之數據庫分析。

1.善用大數據分析,預測價格各地波動提早做出因應: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除了一般查詢資料功能外希望還能從中進行相關數據分析(Big Data)以獲得有價值的資訊?不要等菜價已經逼近高點了,農委會才擴大釋出冷凍農產蔬果。讓人民的感覺,政府機關反應總是慢半拍? 事件過程總是「肥了盤商,傷了農民,瘦了百姓」。

五、整合國內外供應鏈形成良性互助運作。

國內供應鏈整合:

1.以東部區域規劃農產品自給自足系統,避免現階段交通中斷的阻礙,形成孤柱無援的窘境。

2.協調相關單位協助地區農會,讓農會不只是「事後農損補助」申請,還能將功能發揮在「事前協助緊急搶收」,以減少農產品損失?

3.以花蓮壽豐鄉農會為例:透過「宅配機制」讓菜價不受風雨侵襲來穩定售價,產地直售是消費者很好的選擇。

國際合作方面:

1.採「農產品供應鏈」的合作模式,形成正常運作機制。

例如: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於 2014年9月率團出席APEC第3屆「APEC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蔬果供應鏈之糧食損失研討會」,希望能盡快建置完成,讓糧食安全機制得以維護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

*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