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應該是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檢視集大權於一身以來取得成就的最佳時機。但觀察家認為,當他站在天安門城樓檢閱可能是1949年以來規模最壯觀的遊行隊伍時,其內心也許並不像幾年前修改中國憲法並廢除領導人任期制時那麼信心滿滿。
「最近幾個月的香港危機讓習近平最為頭疼,」紐約大學資深教授孔傑榮(Jerome A. Cohen)對美國之音說。
孔傑榮認為,習近平信心受挫可以從他9月3日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中發現。「習近平面臨一個困難的局面,他(的講話)聽起來更加具防守性,並且他第一次開始發出信號,雖然他永遠不會對外國的要求和原則問題作寸步退讓,但他可能願意在策略問題和非原則問題上——他稱為次要方面——表現得更實際些。這是他靈活性的第一個跡象,」孔傑榮補充道。
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張博樹說,對那篇提了58次「鬥爭」的講話,他讀出了習近平內心裡的兩個字——焦慮。「習近平在香港問題上遇到了一個可以說是天大的難題,」張博樹補充道。
中共建政70週年的最近10年---2009至2019,顯然打上了深深的習近平印記。
2012年習近平任中共總書記,他提出的「中國夢」口號從此響遍全中國。2017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寫入中共黨章,這是當年毛澤東才有的地位,連鄧小平生前都未曾享受過。2018年,憲法中有關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被廢除。除了黨政軍一把手職位外,習近平還是諸多委員會和小組的領導人,有「萬能主席」(chairman of everything)之稱。
中國夢:帝王+中共
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外交關係協會亞洲項目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在其《第三次革命——習近平與中國新國政》一書中說:「習近平第三次革命的核心是中國夢,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把帝王中國與中共領導的中國相連。」
她寫道,習近平上台決心扭轉「空轉10年」的胡錦濤時代,他與其前任分道揚鑣,拒絕了之前的改革開放道路,代之以改革但不開放政策;他廢除了集體領導制度,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強調中共在國家、社會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並尋求中國在世界事務中作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