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中國慶祝建國70周年,極權政體七十古來稀,中國各界卯足全力鋪陳普天同慶的氛圍,從各個領域頌揚「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國家主席習近平意氣風發、不可一世。與此同時,中國在世界舞台的頭號對手──美國──卻颳起近年最險惡的政治風暴,最嚴重的結果(雖然機率不高)將是川普總統提前下台。
川普2017年1月上任以來,表現最糟的領域是外交(美國與各國的貿易戰一部分也涉及外交),從北韓無核化進程、伊朗核子協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談、阿富汗戰爭到委內瑞拉危機,全都乏善可陳。東歐的烏克蘭原本不是美國外交議程的優先事項,川普卻「出口轉內銷」搞出一場「烏克蘭門」(Ukrainegate)醜聞,面臨國會眾議院的彈劾調查、參議院的解職審判。
「烏克蘭門」風暴、連任選戰會迫使川普軟化立場嗎?
弔詭之處就在於,外交又是內政的延伸,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密切關注:川普的政治醜聞是否會影響他的外交作為?除了北韓議題、伊朗議題,中美貿易戰更是重中之重。從歷史經驗──1998年至1999年的柯林頓總統彈劾案──來看,「烏克蘭門」短期內很難關上,勢必延燒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甚至燒到11月3日投票當天。
理論上,醜聞纏身會削弱領導人的權勢,對內放低姿態,對外軟化立場,避免多線作戰,積極展開談判,尋求短期內可以向選民交代的成果。然而,川普最痛恨的角色就是「弱者」與「輸家」,身為全球超級強權的領導人,他經常連「雙贏」都不屑一顧。川普的中心思想「America First」一方面是「美國優先」,一方面是「美國領先」,他在中美貿易戰博弈已經下了太大的賭注,很難想像他會接受「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另一方面,川普與共和黨很可能將彈劾案視為籌碼,反而希望歹戲拖棚,將「政治獵巫、黨派惡鬥」的風向最大化,讓民主黨玩火自焚,搧動基本盤選民的熱情,在2020年複製2016年的勝利經驗。果真如此,川普的外交政策可能更為強硬,更不願意示弱求和,還要強調不打折扣的「America First」。
川普承諾的「美國製造業的偉大復興」面臨跳票
戰場延伸到2020年,除了彈劾案,一個重要變數就是美國經濟走勢,尤其是農業與製造業。2019年全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2%左右,較2018年的2.9%退步不少,也遜於2017年的2.2%。美國就業市場雖然仍欣欣向榮,失業率保持在近半世紀的低位,但陰影已然浮現:2019年1至8月,美國企業解僱的員工數目較2018年同期增加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