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國之聲暫時無法核實這份請願書究竟是台灣人、德國人或者其他方提交,也無法核實連署者的來源比例。
戰後德國政府從未承認台灣的歷史背景
二戰之後的德國政府----不論是當時的西德政權、東德政權,還是統一之後的德國聯邦政府,都沒有與中華民國/台灣建立過正式的外交關係。1949年10月底,東柏林政權與北京政權都剛剛成立不久,就予以相互承認,並且在1950年正式建交。處於戡亂戒嚴時期的台灣,自然不會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東德建立外交關係,冷戰時期還一度禁止國民前往東德。
西德政府1949年成立後,奉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哈爾施泰因主義」,中華民國方面也曾經在1950年前在漢堡和斯圖加特設立有領事館。但是,雙方卻沒有予以互相外交承認。這裡有多方面的因素:作為佔領國之一的英國,當時已經決定盡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因此努力阻止台北方面與波恩接觸(當時的西德首都位於英軍佔領區)。同時,抱有兩德統一願景的西德政府也不希望因與台灣建交而被牽涉入台海兩岸的主權糾紛之中,擔心會因此而損害西德的利益,因此索性與北京、台灣都不建交。奉行「一個德國政策」的西德外交部認為,鑑於北京在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巨大影響力,一旦與台北建立外交關係,就有可能導致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與東德建立外交關係,從而進一步加大兩德統一的難度;而且,與台灣建交也意味著西德默認「兩個中國」,有損「一個德國」的立場。
因此,在冷戰初期,西德政府在台海兩岸主權糾紛中盡量保持中立,同時與兩邊都保持經貿關係。
60年代之後,經濟騰飛的西德更是注意到了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潛力;伴隨著冷戰格局的變遷、美國「聯華制蘇」的訴求,60年代末期,盡快與北京建交,成為了西德的跨黨派共識。
進入70年代,奉行「新東方政策」的西德,陸續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交,承認東德政權,與東柏林聯手進入聯合國。
隨著1972年西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西德方面開始承認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
這一立場也為1990年統一後的德國聯邦政府繼承至今:盡管經貿、文化往來密切,但是柏林與台北之間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不過,德國方面近年來也強調,不會接受北京方面對台動武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