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人稱「亞洲糖王」。他的九十載人生走過戰亂、困苦與富足,最初,郭鶴年從白糖、白米生意起家,創辦的嘉里集團從糧油、航運、建設、飯店商場到物流貿易,業務聚焦亞洲;郭鶴年也曾被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公開讚譽、稱之為「偶像」,種種傳奇般的商場經歷,被完整收錄在他親自口述的《郭鶴年自傳》。本書榮獲2019年香港出版雙年獎商業管理類「最佳出版獎作品」,《風傳媒》特別邀請轉載關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時的軼事,以饗讀者。以下為書摘內容。
總的來說,我認為我相對成功,是由於我願意妥協。如果你在新加坡或香港經營業務,你不會碰到類似情況。在中國,我願意順應時勢。我並不指望在那裏發大財。我的主要目的,還是想去幫助中國。但以我多年在商場上的歷練,以及對誠信的執着,有些時候我還是無法妥協。如果他們不願意合情合理地做事,我是無法接受的,這些情況也偶有發生。
我不希望拂袖而去,因此寧願讓步。但有時,我們會在投入了不少血汗和金錢後撤出項目,不過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先嘗試解決問題,尋找出路。我可以無愧地說,我們從未與腐敗的官員妥協過。人必須信守原則,我們隨時做好心理準備,當出現腐敗跡象時,便會起身離開。
我想以北京為例。這事發生在 1990 代初,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下台前夕。我第一次遇見陳希同,是在 1984 年去北京接手國貿中心項目時。他當時是北京市長,多年後他晉升為市委書記。他下台前曾組織過 399 個官員的代表團訪問香港。出發前,他突然取消了行程,改由幾位副市長帶團。
其中一位副市長張百發那時已是我的好友。他認定我的集團應該嘗試去爭取開發北京火車站旁的一塊地。他很欣賞我們在別人不敢來中國投資時就來到北京,並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國貿中心項目上。
洪敬南主持我們所有在華的地產項目,並在火車站項目上化解了與中方的大部分分歧。項目甲方是北京市政府屬下的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中方負責人是一位姓黃或王的總經理。從我與他有限的幾次交往及洪敬南與他更多的日常交往來看,這個人不是個好的合作夥伴。我想:「哦,天啊,我們怎樣跟這個人相處呢?」
不過,我們還是在香港的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簽署了框架協議。文件是洪敬南和這個總經理簽署的。張百發副市長和我見證了簽約。中國禮節都有見證簽約這個環節。所以,我們協議與這家北京房地產公司共同開發這大片土地。幾天以後,洪敬南去北京敲定最後的一些細節。
洪敬南到北京後,馬上就憂心忡忡地給我來電。甲方的總經理要修改雙方已經談妥的條款,那些並不是無足輕重的小枝節,而是重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