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凡觀點:莫內─喚醒隱密記憶

2019-10-19 05:50

? 人氣

這樣的觀畫經驗,同時也使人們再來到真實的景緻前時,變得更敏銳,感受也突然豐富起來。其中有些人,不只發現以前沒注意過的,甚至可以觀察到莫內畫作提供的線索之外的許多,因為除了記憶被喚起之外,人們以往不使用的各種感知能力也開始甦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莫內在同樣道路上,比其他印象派藝術家走得更遠、更窮盡,並不僅因為如塞尚講的:他具雙眼觀察與手眼協調之天份能力。這些天份,的確使莫內適合追求印象派藝術家設定的藝術目標。但僅有天份顯然不夠。更重要的,是莫內找到了有效的自我訓練方法,並充滿毅力地執行它,直到最後一刻都不停歇。

由莫內一生的作品中,可以觀察到這項自我訓練方法。下圖《翁弗勒街道(Rue de la Bavole, Honfleur)》是莫內二十四歲的作品,可能也是他最早開始對著相同的戶外景觀以一模一樣的視角,在不同時間點作數幅畫的嘗試。這種做法,強迫他專注於觀察不同濕度與溫度的空氣以及陽光在事物上的作用,進而掌握到細微差異。多練習幾次後,便能使自己的觀察力與執行都更加精準。

莫內的《翁弗勒街道(Rue de la Bavole, Honfleur)》,1864年,右幅藏於波士頓美術館
莫內的《翁弗勒街道(Rue de la Bavole, Honfleur)》,1864年,右幅藏於波士頓美術館。(圖/作者林意凡提供)

莫內一開始或許只是臨時起意,而沒意識到這可是一種訓練方法,總之在這以後,他又繼續如其他印象派藝術家一樣,畫完某景觀立即換另一景觀。一直到幾年後,當他如寫給畫家巴吉爾信中所提的,領悟到「重點不是景物的描繪,因為它們總在變。…是圍繞著景物的氛圍決定了這些景物的質地」時,莫內終於也意識到,重複對同樣景物但變換的氛圍作畫,對於自己追求之藝術目標的好處。1871年在荷蘭,莫內再度針對類似景觀不同時間點繪製數幅作品,而當他隔年回法國Argenteuil住時,他已經有系統地進行這種作畫方式。

莫內知名的那幅《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其實也是莫內於37歲時,重複繪製不同陽光與空氣中之火車蒸氣系列作品中之一幅。這些作品的視角,雖有些許不同,但同樣都針對蒸氣做練習。下圖擷取這系列作品中四幅,雖然莫內實際繪製的超過此數目。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哈佛大學博物館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哈佛大學博物館。(圖/作者林意凡提供)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奧塞美術館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奧塞美術館。(圖/作者林意凡提供)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圖/作者林意凡提供)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德國下薩克森州博物館
莫內的《聖拉札爾火車站(Gare St.- Lazare)》系列作品擷取,1877年,由上至下分別藏於德國下薩克森州博物館。(圖/作者林意凡提供)

莫內其他有名的自我訓練系列作品,包括了他在乾草堆的描繪、在海邊、在塞納河畔、對自家水蓮池的描繪等等。其中最驚人的,自然是他的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文章首圖為其中一幅)。

當時莫內已經五十四歲了,雖然已經開始出名也畫了多幅傑作,仍充滿紀律與毅力地進行自我訓練。他在魯昂大教堂對面租了一間公寓準備進行這項計畫。在進行幾個月時他寫信給妻子:「我每天都發現一些新東西是之前無法見到的…這項計畫很困難,但很有效。如果可以再給我多幾天美麗的陽光,就可以完成好幾幅畫。說實話我快累死了。實在沒有辦法再撐下去。每天我都做惡夢,像是大教堂朝我倒下來,它看起來是紅藍色還是粉紅還是黃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意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