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專欄:印度接替中國,成下一個世界增長引擎?

2016-11-06 06:40

? 人氣

2014年聯合國一度認定印度為全球貧窮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2014/9印度新上任的總理Modi力圖振興印度經濟,不僅提出印度製造政策(Make In India),並頒布許多親商條款,吸引外國企業進駐,另透過與國際合作機會,進而扶植及提升印度在地企業,也帶動當地創新力及技術力,印度目標很明顯,就是希望成為全球生產製造中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觀察過去兩年中國面臨轉型,促經濟成長動能趨緩,加上中國勞動薪資逐年成長,印度擁有12.5億人口,且相對便宜的薪資水平的條件,開始吸引國際大廠的注意。IMF(國際貨幣基金)的報告認為,即使全球經濟成長未來兩年可能會萎縮,且有英國退歐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因素,但印度的經濟成長仍會維持在7.4%,是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IMF副總裁Lipton也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不可避免,印度或許是唯一有可能發生類似轉型並產生全球影響的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動能。

雖然短期印度仍面臨財政以及製造業比率過低等問題,加上備受外資推崇的印度央行總裁Rajan在2016年離去,引發市場擔憂印度經濟前景,然接任的央行行長Patel,在今年10月的利率會議上宣佈降息,以帶動經濟成長,意味著其貨幣政策立場偏向寬鬆。整體來看,印度正依循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軌跡前進,先以本身人口紅利優勢,利用開放政策吸引外資來設廠及投資,擴大生產製造力之後,將會邁入以對外出口為導向,未來有機會取代中國大陸成為驅動全球市場成長的地區。

中國邁向轉型內需市場,市場期盼印度接手成為世界工廠

印度新總理Modi自2014/9起推行印度製造政策,吸引外國企業公司至印度投資及設廠,同時透過建立基礎施設,來強化印度國內經濟發展,並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其政策不僅能帶動國內生產GDP總值及稅收,最終目的希望促使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其細節也包括提升國內產業技術力水平等,以提升國內產能及就業率,促進經濟成長及全球競爭力,而政府帶頭刺激經濟,因此也被西方的資本市場認為將超越中國、成為下個世界工廠。

印度積極發展國內製造業,並提高就業人口,希望在20年內把製造業佔印度GDP的比率從目前的17%提升至25%,並增加1億個就業機會,總理Modi的新預算案決定增加113億美元投入基礎建設,並宣布將實施全國統一的銷售稅,取代目前各地稅率不同的亂象,其中2016/8通過的GST(商品與服務稅)法案,此法案被稱為印度國內的自由貿易協定,因目前貨物在印度各邦之間運送,要多次課稅,不利貿易流通,而今年9月此法案已獲得印度29個邦中的18個邦通過,預計將在2017/4施行,另也鬆綁外國人在印度居住的期限,諸多政策顯示政府改革決心明顯,而下表為印度政府在印度製造政策中重點開放項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