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典藏的文物可不可以一次展出?要回答這問題前,容我先說說幾個小故事。
大約是2000年左右吧,那時,中國華北地區星巴克的代理是徐大麟博士創辦的「漢鼎公司」(H&Q);經由公開招標的程序,星巴克取得了在北京故宮內獨家設立咖啡廳的權利。消息傳出,北京文化界譁然。在他們的眼裡,北京故宮裡設立茶館倒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弄個洋裡洋氣的咖啡館進駐故宮,簡直是不倫不類,文化界當可鳴鼓而攻之。
2000年往前,我的一位傳播界的好朋友,受託將故宮挑選出的7、80件國寶,利用高畫質的攝影機,360度地將每件國寶攝製成兩、三分鐘的短片。並在公共電視的頻道播出。在那之後,台北故宮開始嘗試涉獵文創,邀請國外大師級的設計師來協助故宮將傳統的中國工藝之美,轉化成歐美人士能夠接受的創意商品。2010年左右,或許更早些,故宮開始推動數位典藏化的工作,也嘗試著將故宮的典藏品,透過數位科技展示給國人觀賞。像是清明上河圖、夜宴圖都曾將卷軸用數位化的方式呈現給國內外的觀眾。
2012年,單霽翔接掌北京故宮,參考台北故宮,積極創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些年,北京故宮的文創商品成為北京年輕人競相追逐的對象,那怕是要價不斐的口紅,都能擄獲大陸年輕人的心。單霽翔院長的創意,也成了大陸文青心目中的「範兒」。13、14年北京的小友邀我合作,央請我幫他們和台北故宮牽個線。我興匆匆地跑到北京,親眼看見好些年輕的朋友,將故宮裡的文物寶藏虛擬化,配上背景音樂、語音說明,並將系列的虛擬典藏內容,做成App供消費者下載。這一瞧,我才發現,北京年輕朋友的創意怕是已經走在台北的前面了,這線,不牽也罷。
一點都不假!北京故宮的數位化,早已結合搭上了中國大陸移動通信快速發展的列車。這列車,不僅帶動了移動電商產業,也帶動了移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進步。北京故宮透過數位科技和移動通信,已經將故宮裡成千上萬的典藏精品,送到7、8億智慧手機用戶的手上,也創造了龐大的商機。數位時代,人多好辦事。別說吃到飽,下載一個App那怕一次性收費一塊人民幣,下載次數隨隨便便就達到了百萬級。
2015、16年,我有機會參訪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當時,北京故宮已經和創意媒體學院合作,把大陸許多名勝古蹟用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技術組合成了360度的電影院。我去參觀時,城市大學正在展出敦煌某一洞窟的壁畫全景,參觀者戴上3D眼鏡和耳機,除了可以瀏覽洞窟裡的壁畫全景外,還可「點選」壁畫上的飛天仙女,靜態的飛天仙女立即翩翩起舞,手上的樂器也發出悅耳的樂聲。琵琶發出叮叮咚咚的琵琶聲,洞簫則發出嗚嗚咽咽的樂聲,絲毫不錯。導覽者告知,飛天仙女的舞蹈是邀請北京舞蹈學院的師生,按古籍所載編輯成舞,不同樂器發出的樂聲,也是考證古曲、再經中央民族音樂學院學生演奏錄音集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