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以及隨後於2008年蔓延擴大的全球金融海嘯,雖然幸賴各國共同推出強力的寬鬆貨幣與財政政策,使得危機在2010 年迅獲紓解, 但是自從進入後金融海嘯時代以來,全球經濟普遍陷入低迷不振之困境。
曾任美國財長與哈佛大學校長的國際知名經濟學者Lawrence Summers,在約3 年前即已指出全球因需求不足,陷入「長期性成長停滯」的危機。IMF 總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 於2014 年10月更進一步提出全球經濟將進入新平庸(New Mediocre)時代之說法。
全球將進入新平庸時代
拉加德根據IMF 所提出如圖1所示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在2015年之後將呈現近乎躺平狀態,不僅低於可達成的潛在成長率,也低於過去的平均水準。她分析主要導因在於: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失去了驅動成長引擎之動能;而且全球對未來成長的欠缺信心與悲觀預期,使得投資與消費意願普遍低落,進而使需求疲軟、低成長的預期成真,此更強化了對前景的欠缺信心,導致低信心、低需求與低成長的惡性循環。
經濟成長的動能,長期取決於供給面,短期則主要受制於需求面。詳言之, 長期經濟成長所仰仗者,主要是供給面生產能量之擴張、生產技術之進步,以及制度與結構之改革等;而短期經濟景氣則與消費、投資及出口需求之強弱高度相關。全球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就是在供給面與需求面同時喪失了成長的動能。
供給面欠缺成長動能
全球經濟成長之歷史清楚顯示:幾項大幅提升生產力的重大發明所啟動之工業革命,是驅動全球長期經濟成長之引擎。其中包括由蒸汽機啟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稱為機器時代或蒸汽時代)、電力帶動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器或電力時代),以及由電腦與資訊科技引領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電腦革命、信息時代)。這三次工業革命皆屬「破壞性創新」,雖曾對不少舊產業及工作機會帶來衝擊,但都大幅提升了整體經濟的總生產力,引發諸多資本形成,進而創造了許多新產業與就業機會;故對過去近200 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產生了重大的驅動作用。
近幾年由德國的「工業4.0」所衍生啟動的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著重於數位化資訊的整合應用,以及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生物科技等的發展。這一次的工業革命迄今尚未顯現引人注目、可能大幅提升全球生產力的重大創新發明,但部分發展例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已引起是否將產生「科技取代工作機會」(以及進一步惡化所得分配)的疑慮。不少專家也持續警告金融從業人員:方興未艾的金融科技發展,可能將使大量現有金融業工作機會消失。
以上所述為近期的科技研發與創新,尚乏足以令人振奮、大幅提升生產力的革命性改變,且可能不利於就業。在另一方面,全球近幾年又面臨嚴重產能過剩的困擾。中國大陸自從1990 年代大步走向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採取「建設投資導向」的晉陞機制;為了因應金融海嘯對景氣之衝擊,於2009 年且提出高達人民幣4兆元的建設支出方案;再加上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國營企業與高新產業之發展,這幾項因素共同締造了許多產業在中國大陸以及全球產能過剩的嚴重問題。任何產業一旦被大陸大力發展,都形成供給過剩的災難,包括鋼鐵、煤炭、水泥、造船、太陽能等。
*作者為前央行副總裁,台灣金融研訓院榮譽顧問。本文經授權刊載,精彩全文詳見《台灣銀行家雜誌》201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