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湘全觀點:偷竊1元的罪與罰?

2016-11-15 06:40

? 人氣

在本件偷塑膠袋案例,為何最後還是判決有罪呢?實務上,因有被害人提告,檢察官或是法官多在雙方達成和解的情況下,才願意給予不起訴處分或無罪判決,若職權不起訴或是判決無罪,會擔心被害人的不悅及反應。不過,這樣的觀點是有問題的,若雙方基於情緒或是各自的立場,提告者堅持不退讓告到底,被告的也堅持不退讓陪你玩下去。這種緊抓法律的是與非,雙方均堅持不退讓,司法系統到底要介入到什麼程度呢?或許,檢察官願意傳訊雙方到庭,給予一個協談的平台,就此應已足夠,若強要起訴或是判決,司法介入的程度就太過了。說難聽一點,從警察局坐車回家,所花的錢都應該超過1元了,這種事真的要爭個正義與是非嗎?也許,對於承辦的檢察官或法官而言,被害人堅持告到底,要用前述74年台上4225號判例予以不起訴或無罪判決,可能要有點勇氣,因被害人可能會不服而再議或上訴,惟事情總是一體兩面,僅得求其盡善而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種偷1塊錢物件之事,一般而言,基於人情事理,竊賊多會道歉了事,店家也都不會追究。若偷1元的竊賊還振振有詞,當然令人為之氣結,但店家將竊賊移送法辦之後,正確的價值觀就會因此被建立起來了嗎?想想看,人們是否曾用餐後將餐廳的原子筆拿回家去呢?人們是否曾經利用上班時間從事一些私人的事務呢?人們是否都曾經明知故犯一些超級小的壞事呢?假若我們認定多數的人們是會做一些超級小的壞事,基於同理心及人們普遍的看法,是會同意這些超級小的微罪,不值得由法律加以非難,類似的行為就沒有刑法可處罰的違法性,而應該由在社會生活的彼此相互態度及觀感加以處理,就可以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

過往,偷幾張衛生紙或偷充電等案例,多以無罪收場,不是沒有道理的。於本案例,即便是判決罰金及緩刑,婦人終究被判決有罪收場。本案判決觀點,似乎認為正義乃關於是非曲直的絕對判斷,才未予被告無罪告終。固然,偷1元還是偷,但法律應有統一標準,才能讓人民信賴。今天偷1元,這個法官判無罪;明天偷1元,那個法官判有罪。試問,上法院如果還要靠運氣,對於被害人或是被告來說,會是件好事嗎?也就是說,關於超級小的微罪,法律都有規定如何處理,只是有無被實踐而已。此故,類似案件,其實在檢察署就可以結束了,實無進入法院審理的必要。唸過刑法的都知道,社會相當性及法益的侵害是判斷罪行違法與否的標準,就算形式符合竊盜要件,若實質評價,依行為當時之社會倫理通念尚屬可容許,或所侵害之法益極其微小,不足破壞社會倫理秩序或影響社會生活之正常運作,就沒有必要施用刑罰。但是,司法關於類似案件的觀點,仍存在較諸於民國74年以前還落後的見解。看來,司法改革還要再加把勁啊!

*作者為陽昇法律事務所所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