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雯指出,國史館這次是以1949年12月7日前的事件發生地都不在台灣,才能成功說服各機關同意快速大量的解密。
未來從數位化檔案開始解密 將上網讓民眾使用
國史館的館藏40萬卷,機密檔案數量不明,預估最久還要2年才能清查完畢,目前除《國民政府檔案》(7000多卷)全數解密外,其餘都未經解密程序。周曉雯說,這批《大溪檔案》(7000多卷)是第一批大量完成解密程序的檔案,未來國史館將從已數位化的檔案開始辦理解密,包括《蔣經國全宗》、《嚴家淦全宗》等,國史館希望也能循《大溪檔案》的模式,縮短解密時間。
周曉雯表示,辦理完解密後,只要再將必要的個資遮掩,就會上網讓民眾使用。
周曉雯坦承,清查檔案是否是機密是很大的工程,國史館數位化的檔案只有5.5萬卷,佔館藏的13%,其他都是原件,《大溪檔案》的清查就花了半年,希望在2年內完成所有檔案的清查,這是很重要的事,「我們會盡力來做」。
劃定年代就整批解密?軍情單位不贊成
檔案的解降密也攸關轉型正義的進度。據了解,在檔案管理局本月3日討論《政治檔案法》草案的諮詢會中,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葉虹靈就提出,是否考慮讓民間專家學者參與認定檔案解降密的重新檢討作業。
周曉雯也提出《大溪檔案》的例子指出,劃定一個年代,讓機關同意就該年代之前的檔案予以整批解密,可以快速處理90%以上的機密件解密。
周曉雯的建議得到師大教授劉恆妏的附議,劉認為,對於政治檔案的處理,應該反轉現有的規定,整批解密,如有個案無法解密者,各機關需說明理由。
不過軍情相關單位對此都很保留。例如出席會議的國安局代表就說,為了「避免情報來源洩密」的風險,仍應該逐件審查,不宜用時間點方式切割處理;國防部代表也說,《政治檔案法》是《檔案法》的特別法,不是《國家機密保護法》的特別法,不應該處理到機密檔案解密權的問題。
對於是否檢討原機密核定機關的解密權限,檔管局副局長陳海雄15日受訪時指出,「這很困難」,例如關係到情治體系的檔案,除原機關,其他人沒有足夠的專業可判斷是否可解密,「如果因此造成情治系統崩解,無法負責。」
陳海雄指出,全世界都在走透明化、資訊公開的程序,現在的公務員絕對有這樣的認知,「不會特別要隱藏什麼」,為了不讓該被保密的資訊陷入危險,還是循《國家機密保護法》、《文書處理手冊》等相關法規處理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