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團隊向前衝!洪致文要為台灣打造一座「活的鐵道博物館」

2019-11-14 08:10

? 人氣

洪致文表示,日本鐵道博物館將能運用的空間都擺放車輛,雖然會給民眾館藏豐富的感覺,但對非鐵道迷的人士,就會感到無趣,且人潮眾多時也會影響參觀品質。也因為車輛只能擺在定點,而無法自由調整展覽內容,讓民眾有一成不變的感覺,進而影響遊客的再訪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採取密度很高的列車排放方式。(盧逸峰攝)
洪致文表示,日本鐵道博物館將能運用的空間都擺放車輛,雖然會給民眾館藏豐富的感覺,但對非鐵道迷的人士,就會感到無趣。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採取密度很高的列車排放方式。(盧逸峰攝)

洪致文提到,名古屋的磁浮鐵道館之前為了要放入新車輛而移出舊車輛,用「展示終了」4個字就讓列車告別鐵道館舞台,落入被拆解的命運。肇因於館藏密度過高、導致沒有剩餘空間保存車輛,這是非常可惜的案例。

有了日本案例當作借鏡,洪也期望,具有完整軌道系統及廣大空間的國家鐵道博物館,未來能避免遇到這些問題,讓我國鐵道文化資產能妥善保存。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盧逸峰攝)
洪致文提到,名古屋的磁浮鐵道館之前為了要放入新車輛而移出舊車輛,用「展示終了」4個字就讓列車告別鐵道館舞台,落入被拆解的命運。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一景。(盧逸峰攝)

「再訪率是世界各鐵道博物館都不斷討論的問題,也是國際會議間的熱門話題。」洪致文說明,在博物館新開張、或是有新車進駐的時候來客數會迎向高峰,但隨後卻會逐年下降,因為同樣的展品對遊客而言會失去新鮮感,因此持續更新才能讓參觀者源源不絕。而我國鐵道博物館未來能擁有保存多元車輛、自由調動展示車輛的特性,更顯得可貴。

2013072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專訪配圖,圖為名古屋磁浮鐵道館內展示之列車看板。(盧逸峰攝)
名古屋磁浮鐵道館內展示之列車看板。(盧逸峰攝)

「公園可以,文化資產為何不能?」

作為一位長期為鐵道文化資產奮鬥的鐵道迷,洪致文不但是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創始會員,也是現任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常務理事。洪致文也關注台灣各地鐵道文化的相關議題,例如搶救支線鐵路、彰化扇形車庫保存、台北機廠保存等文化保存運動,皆可見到他的身影。

洪致文說明,在都市開發時大多會預留公園用地,因為公園綠地能被大眾接受、是受人喜愛的設施,讓他不禁想問「既然公園可以,文化資產為何不能?」在洪致文眼裡,文化資產承繼了一個地方的發展脈絡,是難能可貴的資產,民眾應敞開心胸接納,使其能自然地保留在民眾的生活場域中。

「部部都是文化部。」洪致文也引用文化部長鄭麗君的這句話,希望對於文化的重視,能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裡。

20191111-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盧逸峰攝)
洪致文希望對於文化的重視,能滲透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裡。(盧逸峰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盧逸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