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台北機廠舊址是許多台鐵人的共同回憶,也見證了台灣鐵道發展進程,更是國家極為重要的鐵道文史資產,在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設置後,由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洪致文擔任籌備處主任,洪致文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即使有「鐵道王國」美譽的日本,幾座鐵道博物館雖展示許多列車,但博物館多為新建館舍,缺乏與在地歷史的連結,列車大多也只能做靜態展示;但台鐵台北機廠舊址,「具有完整的園區、更保留了調度車輛的鐵軌,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在文化部、交通部合作之下,預計花10年的時間以「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區開放」的方式逐步修復軟硬體,讓這座規模龐大的工業遺址,一步步轉型為國家鐵道博物館。
作為一位長期關心文資保存、鐵道歷史的學者,洪致文在數十年前就開始倡議應設立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洪致文前陣子赴澳洲參加第4屆世界鐵道博物館雙年會,與各國鐵道博物館主管交流,也向大家介紹我國即將誕生的鐵道博物館。洪指出,台灣的鐵道博物館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讓國外鐵道界人士都說讚!
洪致文進一步說明,台鐵台北機廠位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的17公頃廠區能全區保留,就是個很難得的例子。例如有些歐美國家的鐵道博物館雖位在鬧區,但幅員不大,沒辦法停放數量龐大的列車,大多數的列車還是保存在郊區的基地內。
乘載了台灣人的鐵道記憶 用火車說故事
洪致文說明,國家鐵道博物館的前身──台北機廠,在台灣鐵道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因為絕大多數的火車都曾在此維修過,是相當具有指標意義的,而在1995年時,鐵道界面臨了一場文化浩劫,事件的舞台也就在這座台北機廠內。
洪致文惋惜地說道,當時有許多具有特殊設計與時代意義的列車都存放在台北機廠內,等待著鐵道博物館開張的那天,能以珍貴文物的身分再次綻現光芒,但在新任主管一聲令下,就以停放空間不足為由,將這些珍貴資產都拆解銷毀了。
洪致文強調,為避免重蹈昔日的覆轍,他會將17公頃的典藏空間充分利用,用「保存極大化」的概念,將有價值的列車都保存下來,進而打造一個以火車為載體,述說台灣鐵道故事的地方。
目前園區內保存有日本製的DR2100-2400型柴油客車、美國製的S200型、S400型柴電機車、有「英國貴婦」之稱的EMU100型電聯車、25C10000型代用行李車、日方贈送的日本國鐵583系電車,以及曾於泰國服役的守車BV.15092號。
其中日本國鐵583系電車於2017年由JR東日本贈送給台灣,這組珍貴車輛從日本渡海來台、由台北港入關,並利用深夜時間經陸路運送,沿路更吸引了大批鐵道迷熬夜追車拍攝紀錄,這也是第一組成為國家鐵道博物館典藏的外國車輛,具有特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