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自由企業在臺灣,還能活下去嗎?

2016-11-30 06:50

? 人氣

使自由企業在臺灣非死不可的「非可抗拒人為因素」,其犖犖大者,至少有四個構面難局,成為自由企業必死肇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五大投入要素悉遭破毀斷絕

第一個讓自由企業在臺灣必死變數是,舉凡自由企業所賴以存活永續營運的五大投入要素,悉先斷絕。包括成長發展所繫賴的經營自主、市場進出自由與市場開放的競爭力,都已被捏死、打破打趴,在政府絕對強勢干預管控之下,徹底殺死了自由企業在臺灣的存活及永續成長發展的可能性。

這樣子的限制與框束,早在李登輝的「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及「民意代表至上」的「絕對民粹主義」治國理念與策略的強力壓制之下,自由企業賴以創生、成長、存活的四大投入要素:「實物資本」、「土地」、「人力資本」及「企業家精神」,就已然開始發生嚴重傾壞、破毀、裁斷問題。洎自2016年520蔡英文輪政擔任總統,更以「轉型正議」作為治國理正的絕對優先唯一上綱至極的執政策略,使得四大投入要素全面寒凍與至極僵滯。

徹底仇富反商

其一是,「實物資本」之橫遭壓制與驅趕:蔡政府「仇富反商」意識型態的實化發作,優先映現於租稅架構及政府行政措施手段,在租稅體制架構中,一方面大範圍加稅,另方面則極力強調對「消滅貧富差距」及「一切弱勢至上」的極端化措施作法,幾乎全盤接受新世紀新共產主義,新資本論法國左派經濟學家湯瑪士·皮凱提(Thomas Piketty)所提議以重稅改變「社會所得重分配」的政策主張,大幅度重課富人稅、商業所得稅、豪宅稅、奢侈稅。

種種作為方式,不啻全面驅趕企業家精神及社會資本離出外逃,此舉的最直接效應是,使臺灣企業家精神的國際排名地位,從1980年代以前亞洲首位王座,淪落成為四小龍之級外,甚至已成為與孟加拉同級的末流之末,如此一來,當然根本摧毀了臺灣產企業經濟的資本累稅及資本固定化基礎,同時也使「最有肇致貧差距加速擴大」的創新、創意與發明,乃至產企業追求精進升級的動能、意志與勢力,都因為「商富原罪」、「賺錢邪惡黑心」的民粹打擊挑釁之下,不得不外流他遷到海峽對岸、南韓、日本,乃至東南亞地區去,反而大大「圖利外人」。

全面墊高社會成本

其二是,「土地」要素利用的益發難以利用。大幅墊高環境空間利用成本,在虛幻不實的「非核家園」意識型態,讓自由企業留存臺灣的關鍵變數能源供給爆發極高度不確定變數;加上絕對綠色經濟的另一個虛幻不務實的意識型態幾乎完全斷絕了產企業在臺灣「實物資源之可利用空間」,數年前國光石化案的破局,以及2016年台化彰化廠關廠收攤,都是「絕對零污染」神話政策的典型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