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綠色能源政策背後的成本及代價,是政府有義務向民眾揭露的訊息,民眾有知的權利,也有選擇的權利。
本文將從電力系統穩定的角度,探討高佔比的再生能源會帶給電力系統、電力調度和台灣人民什麼樣的災難?
------------------------------------------------------------------------------------------------------
有兩家公司,A公司與B公司,兩家的員工都是10人,而兩家公司的業務性質都是要馬上處理工作,一分一秒都不能等。
A公司僱用的10人裡,只有1位員工經常請假,A公司只需要準備1位代班的人力,幫他們保勞健保,其他的9名員工雖然會多出一些工作量,但也能夠應付。
而B公司的10人裡,有4位員工,實際只做2人的工作,還經常請假,B公司除了要調度人力之外,其餘的6名員工也疲於處理這些突然多出的工作量。可憐的6名員工經常得負擔另4名員工的工作,導致員工過勞,健康狀況亮紅燈。而B公司就是目前政府能源政策的寫照。
目前政府能源政策定調,2025年將實現非核家園目標,也就是核四停建,核一、核二、核三不延役,綠能發電量要占總發電量的20%,每年發電量高達500億度。
以目前政府規劃目標,2025年太陽能裝置容量要20GW,風力裝置容量為4.2GW 。
20GW到底有多大?舉例來說,台電公司大潭發電廠是北部最大的燃氣發電廠,六部複循環機組裝置容量合計為4,380MW,供應北部地區1/3的用電量,供電量則佔全台的1/10,而20GW相當於4.5個大潭發電廠,是非常龐大的量。
電力系統穩定性(高比例綠能到底會對電網造成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太陽能板其正午時段最大發電量約為標示發電量的75~80%。
假設可以達成用電零成長,2025年時(尖峰)電力需求為36GW。這當中太陽能裝置容量有20GW,意指瞬間最大輸出會來到15GW甚至更多(日正當中的情況),然而3分鐘後一大片雲飄來掉了2GW,或一個午後雷陣雨掉了5GW,這絕對是有可能的!!
那馬上系統喪失2GW甚至5GW供電能力!!
因此,學者才會說,必須以一單位的基載電力來支援一單位的再生能源發電,以維持供電穩定,不致於限電。
但問題來了,天然氣電廠有辦法1分鐘內補上這缺口嗎?
這可從幾個面向來看:
第一、發電機並非按下一個按鍵,電馬上就會上來。電力系統的升載需要時間。除非維持24小時低載運轉(成本),否則停機後要再開機,需要暖機時間,發電量上升所需時間往往長達數小時,不可能馬上能支應電力缺口。
而明潭及觀二抽蓄水力可能5分鐘可以馬上上來,(如果此時有閒餘能力可發電)也要幾分鐘才來得及補上2GW,但一定來不及在50秒內補上。
且一般夏季尖峰=抽蓄水力幾乎可以的一定先用上了,所以不太可能有閒餘,有也沒有多少可調度。
第二、那電力突短時間內大量喪失,且來不及調度會如何?
簡單說,當負載>供電,頻率開始往下降,持續一段時間,電驛啟動保護,隔離負載=停電!!(不隔離,系統會連鎖崩潰)
重點來了,那大家一定問,台灣的電力系統在系統突喪失多少MW或GW,還有多少時間沒有來得及補上會啟動停電來保護系統?
簡單說當夏天一片烏雲飄過來,台灣突然失去1.2GW (非夏季時突然失去900MW亦同),就要在50秒的時間內就要做出電力調度,50秒沒生出電來就得隔離負載(停電)!!
對~50秒內去生出來頂上去這個缺口!馬上!
國外是用跨國電網來補(這個是反應最快,成本最小),但台灣是孤島型電網,沒有額外支援,因此發展太陽能必需搭配儲能設計,但目前GW級的大型儲能有多少?幾年內可以發展?又其成本多少(每度電儲存成本遠高於發電成本?),要如何攤提建置成本?
*作者為全民用電自救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