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金像獎本屆以「提出機器的人製造像人的機器,是悲劇或新世界的開端看法」的《機器人夢遊症》獲得本屆首獎。評審認為該片提出了,希望社會能進行結構性的調整或發展出新的工作類型,來承接機器式的勞動型態,符合勞動金像獎呼籲社會大眾關心勞動議題的宗旨。
《機器人夢遊症》由曾任特約記者、工會理事長及影展策展人的蕭立峻拍攝,紀錄深圳富士康工廠跳樓事件,工程師過勞死及工會幹部被解僱等事件,提出「以像機器的人製造像人的機器,是悲劇或新世界的開端」看法,並以機器人隱喻電子代工廠的工人,這些為現代人帶來便利的製造生產線工人,在機械化勞動下是否逐漸失去人性的等觀點。
貳獎《九零后打工妹》則以中國農村家庭對抗貧窮為出發點,雖然是臺灣人較為陌生的題材,但完整的呈現了中國民工子女在險峻勞動環境下的無奈,是由陳慧君導演耗費了3年來往臺灣、北京及農村而拍攝完成,以臺灣創作者的視角,記錄中國前往北京打工的「北漂者」,面對自我夢想的期待及對現實經濟壓力的掙扎,獲得評審的肯定讚賞,認為其具有對社會制度的批判及對未來憧憬的反思,有相當的成熟度,是非常好的紀錄片。
參獎由被評審評為散發人性光輝的紀錄片《穿梭在病房間的愛》奪得,內容以守護八仙樂園塵爆事件燒傷患者的護理人員為主角,由楊秉海導演所拍攝,該拍攝團隊從事新聞工作多年,花費3個月駐守醫院,深刻的呈現護理人員的專業堅持,及一日護理師、終身護理魂的職人精神,為臺灣第1部以護理人為主軸的紀實節目。
勞動金像獎以勞工身影或勞動事件為主角與素材的影片徵件活動,勞動局希望藉由影像的穿透力讓大眾看見勞工故事,啟發勞動價值認同,今年已邁入第10年。
本屆共有42部作品參賽,26部作品進入決選,參賽影片題材包含了傳統技藝產業、特殊行業、移民打工、爭取勞動條件議題等,題材多元也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