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贏民調,失天下?

2019-11-25 06:50

? 人氣

投票的選民,必須满足法律規定;民調的選民,可能無關法律,只要具備固定電話或手機,而且通過篩選標準就行。母體屬性不等,又各自獨立,民調和民心是否有可以理解的一對一邏輯關係,便不無疑問,所謂的假民調争論不過是避重就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二,民調和民心所涉及的選民有被動與主動的分野。民調以抽中的選民為對象,經過篩選,受訪問者的回應基本上是被動的行為,不管是否深思熟慮,很可能會在訪問那一刻,當下回答問題,尤其是距離投票日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美國社會學家Earl Babbie指出,在被問到之前,大部分人對許多問題通常沒有意見或想法。

在這種情境下,歷史事件,如民調期間發生的候選人醜聞(韓國瑜的炒房紛争)或國內外危機(香港反送中抗争),就有可能左右受訪者對候選人的觀感或認同感,甲之得,必是乙之失。

如果不屬於民調樣本,選民一般不會透露投票意向,即使被抽到,他們也未必告訴訪員是否會投票,或想投給誰。除了機構效應(泛藍選民可以拒絕泛緑機構的調查訪問,反之亦然),訪員效應也不可忽視。

受訪者並不笨,一個說台語、台灣國語或字正腔圓「普通話」的訪員,可能會讓他們在心理感受上有差別反應。許多民調都有相當多人不表態或拒絕回答,不會只是礙難從命,他們多少會有某種算計。

選民投票是一種主動的行動,投不投票,或投給誰,完全取决於他們對公民責任的在乎與否,以及對候選人的好悪程度。沒有哪個選民會在投票當天被迫,或非自願,到投票場所排隊幾十分鐘,甚至更長,再選出他們或許都不認識的候選人。

第三,民調和民心可以展現的期間有所差別。民調通常分兩天進行,頂多三天,訪員有足够的時間追尋被選中的受訪者,直到被拒門外。一旦拒訪的人數或替代的人數大到一定程度,原先抽樣的母體結構就被改變了,代表性相對减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投票只有一天,選民錯過了,就沒有再投票的可能,投票的最後人數就是母體的實證結果,而非樣本統計。民調與民心的差異,盡在其中。

第四,民調和民心的凝聚力不同。民調是短暫的,往往因為某一件事而形成,很容易受外界因素不必要的干擾;民心是長期的,由於心理認同(如台灣人或中國人身份的取捨)的社會化過程,不易在一夕之間變色。

民意如流水,在民調訪問截止前所收集到的數據,只代表在那個時空的選民投票意向,未必能再適用或反映訪問過後的民意,特別是勢均力敵的局面,後續的演變很可能不符預期。這是為什麽總統民調要看長期的整體趨勢,而不能以任何一個時間點的結果,論斷誰主台灣江山。在初選時,國民黨和民進黨都依賴一次性民調决定候選人,便有點荒唐。韓國瑜的民調從5月起節節敗退,無疑是個教訓。

民心如磐石,在投票當天前,不管是執政黨或在野黨,它們長期累積的作為與話語,在在是民心向背的基礎。因為生活經驗與政治方式的取捨,國民黨與民進黨相互之間的攻防,加上中國共産黨隔海虎視眈眈,台灣人民全看在眼裏,多少會感同身受。幾十年來兩黨政治運作所打造出的板塊(基本盤),因此很難急速與劇烈移動,藍緑易色是一項世代工程,民心遂是楚河漢界的領土捍衛。

韓國瑜看得到的天下,也許還是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吳斯懷心中1911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放眼逐鹿中原。蔡英文主導的天下,野心沒那麽大,只在中華民國之後加上台灣兩字。兩者屬性顯然不同,2020年1月11日總統大選,無疑是誰指點中華民國/台灣江山的定奪,一種民調/民心的驗證。

*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