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簡稱深港通)今(5日)正式起動,然而中國A股表現並不理想,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深證成指雙雙跌逾1%。
截至當天收盤,上證綜指報3204點,跌幅1.21%,成交約人民幣2386億元(約新台幣1兆1061億元);深證成指報10784點,跌幅1.18%,成交2724億元(約新台幣1兆2627億元);中小板指數報6832點,跌0.38%;創業板指報2143點,漲幅0.02%。
中國股市監管可能趨嚴 深港通首日提振作用不大
市場分析師認為,今天中國A股的下跌主要是由於周末利空消息偏多,特別是監管單位對於上市公司收購的監管可能趨嚴,儘管今天有深港通開通的「加持」,但考慮到這一利多之前多已曝光,故而提振股指的作用並不明顯。
中國監管單位近期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大熱點—收購上市公司,罕見予以嚴厲批評。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3日表示,利用來路不當的資金從事杠桿收購,是從「陌生人」變成「野蠻人」,最後變成「強盜」,這種行為是在挑戰國家金融法律法規的底線,也是挑戰職業操守的底線;是人性和商業道德的倒退和淪喪,根本不是金融創新。
受此影響,當天A股的舉牌概念股,包括格力電器、吉林敖東藥業等紛紛跌停,萬科A、伊利股份、中國建築、廊坊發展也均呈下跌之勢,拖累股指表現。分析師看來,過去兩個月,滬指從3000點一路上漲至3200點的重要動力便是來自資金舉牌收購上市公司,其中部分公司的股價經過杠桿資金的炒作以後存在估值過高的風險,監管層此次罕見表態意味著可能針對收購行為,加強監管,特別是資金監管方面,此舉有利於打擊市場炒作“舉牌概念股”的投機風氣,維護市場正常秩序。
人民幣走跌 深港通初期只會「慢熱」
分析師認為,深港通的開通反映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是玩真的,深港通的開通對於A股無疑是重大利多,其作用更多在市場化、國際化等機制建設方面,在改善資金面、短期刺激股指上行方面作用有限。總體而言,市場的下跌屬於估值修復,投資者不必過分擔憂,預計未來滬指有望圍繞3200點震蕩格局。
市場法人則預期,因為深圳證交所開放投資的881檔陸股的資訊揭露程度大半不如港股,投資人需要更多時間研究,此外今年人民幣走跌,將降低外資搶進陸股意願,因此在深港通上路初期可能只會「慢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