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國整併風潮再起,臺灣立基點何在?

2016-12-19 06:20

? 人氣

近幾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快速增長。(多維新聞網)

近幾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快速增長。(多維新聞網)

根據彭博資訊最新統計,中國公司海外併購交易截至今年(2016年)11月底,已高達2338億美元,竟然是去年最高金額1060億美元的兩倍之多!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案例,應屬中國化工集團以430億美元對瑞士農化廠Syngenta的收購案。收購案帶來的後續影響與效益,可謂一刀兩刃,對被收購的公司股東、甚至承辦該筆收購交易的金融業者而言,中國企業挹注資金及因收購而提升的股價,為整個經濟體帶來龐大財富;另一方面,對企業員工、國會議員與更上層的國家層級安全考量而言,中國企業資金挹注的海外併購案,卻是暗濤洶湧,具有不可忽視的風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問題的優點與缺點往往是一體兩面,就中國化工集團收購瑞士農化廠Syngenta來看,站在中國方的角度,可以藉由併購取得各國的先進產業技術,被併購方的各國企業則會憂心一旦接受中資併購,除了各該公司面對裁員、管理層變動等公司治理議題,相關技術流落中國手中,緊接而來的問題,就是對國防安全形成潛在威脅,以及差異甚鉅的不公平競爭。

先正達(Syngenta)於瑞士總公司。中國化工集團(ChemChina),以43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農業化學品先正達(Syngenta)全部股權,中國化工表示,將有助於成為全球的殺蟲劑及農業化學品最大供應商。(取自維基百科)
先正達(Syngenta)於瑞士總公司。中國化工集團(ChemChina),以43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農業化學品先正達(Syngenta)全部股權,中國化工表示,將有助於成為全球的殺蟲劑及農業化學品最大供應商。(取自維基百科)

也因此,中國多起海外併購案陸續遭外國政府再三阻擋並加以否決,例如福建宏芯投資基金以6.7億歐元收購德國半導體設備大廠Aixtron、中國國家電網以約251億澳元競標澳洲電網Ausgrid一半股權、上海鵬欣則以逾3.7億澳元收購澳洲最大肉牛牧場基S. Kidman等,分別遭到德國阻擋及澳洲政府否決,德國政府甚至明確表示必須經過進一步審查,明顯可見西方各國對於中資併購的態度,屢屢採取防禦之姿,併購案原本應屬經濟自由體制下的典型商業模式,卻在此陷入政治的泥淖,不得不另就保護本國產業、基礎建設或戰略重要性資產等進行全盤考量,也得以窺見併購案為國家、社群與全球帶來的深遠影響。

另外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一向對外國投資持歡迎態度的澳洲,今年卻也意外拒絕讓中國國家電網等競標澳洲電網股權,澳洲財長莫里森更直言理由是「違反國家利益」,也在在反映前述西方各國對於中資併購的態度,轉向採取防禦的態勢。

Ausgrid是澳洲最大電網公司,總部位於雪梨。澳洲財長莫里森以「違反國家利益」為由,拒絕中國家電網公司和長江基建競購。(取自維基百科)
Ausgrid是澳洲最大電網公司,總部位於雪梨。澳洲財長莫里森以「違反國家利益」為由,拒絕中國家電網公司和長江基建競購。(取自維基百科)

反觀臺灣現況,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既處於地利之便又承襲歷史淵源,以及長期繫於微妙關係的戰略和政治氛圍,是否因為未來併購走勢而化解彼此的冰點所在?不置可否,未來遭遇中資大量併購的課題似乎無可避免,政府的態度與企業的走向又該如何達成平衡?外部併購是產業劇烈動盪之際,企業徹底脫胎換骨、轉型升級的手段之一,今年以降,除了鴻海投資夏普是台灣規模最大海外投資案外,漢微科併入國際大廠ASML也是為人所稱道,雙方未來將可藉由技術整合,補強在電子束檢測技術及生產速率方面的弱項,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是併購案例中互惠雙贏的局面。對於每日全球局勢變化詭譎的金融產業而言,思考的面向必須更為縝密與廣泛,體認併購並非單一面向交易,出手併購和出脫被併購同樣關鍵,亦即在條件充足的情況下發動併購,主動出擊,將是一樁美談;但若適逢條件適宜、並經歷審慎評估,為了產業更長遠發展而被併購,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值得各界深思!

*作者為銀行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