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凌翔觀點:王立強案聯想─在台灣美諜比共諜更多?

2019-12-03 07:00

? 人氣

王立強自陳為中國當局在香港、台灣及澳洲涉入間諜行動,並將有關中國政治干預的重要情報資料提供給澳洲官員。(圖取自雪梨晨鋒報網頁)

王立強自陳為中國當局在香港、台灣及澳洲涉入間諜行動,並將有關中國政治干預的重要情報資料提供給澳洲官員。(圖取自雪梨晨鋒報網頁)

「在台灣,也許美諜比共諜更多?」這是大約一年前筆者研究大國爭霸時,心中無意間浮現的疑問,也曾經很認真的向政治學者、做中共研究的學者、經常往來兩岸的台商、其至擔任國安工作─當然是位階很低─的朋友討教,結果人人有猜測,個個沒答案。不過,無解的討論,也可以提供給關心「王立強間諜案」的朋友,另一個視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何謂間諜? 

首先,被我詢問的對象,通常都會先反問:如何定義間諜?如果你聯想到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的任務》中的阿湯哥、或是007系列電影中的龐德,也不算錯,但太過高大上+偉光正了。

那種天天在拯救國家、世界的間諜,很少,大多數都只是「線人」的級別,就是跟美方或中方的情報單位能夠聯繫得上,提供一些「見聞」,或,偶爾被要求尋找特定資料罷了。

還有一種是擔任「交通」工作的人。根據《共黨問題研究》雜誌中介紹中共特務活動及其功能的專文,「交通」就是「特務組織之間的相互聯絡」工作。

美國線人 

因為情報涉及機密,當然會擔心在傳遞過程中被對方發現或竊取,所以不會透過電報、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甚至手機上的通訊軟體,而是由人來攜帶傳送。這種人也許級別不高,但可能知道一些接頭的對象。如果王立強是這樣的角色,就可以解釋他為何受訪發言漏洞百出,卻又知道某些人與機構了。換言之,爭論王立強是不是間諜,要看你如何定義;或許他算是圈內人吧?

那麼,在台灣,為美國搜集情報的線人多不多呢?

話說國民黨政府在大陸後期,全然依賴「美帝」,轉進台灣後雖一度被杜魯門政府《對華白皮書》所背棄,但韓戰一爆發,中華民國即重新被拉回冷戰結構中所謂「民主陣營」的一方,固守至…固守至…第二次被背棄,卻「不改其志」,即使卡特政府「斷交+癈約+撤軍」,台灣─歷經政黨兩次輪替─仍一直維持親美路線。台灣如此「堅貞」的理由也很簡單:美國至少沒有要消滅「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17日上午到高雄市政府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副市長葉匡時(右一)和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右二)陪同。(新新聞林瑞慶攝)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競選總統者都得到美國「面試」。圖為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拜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副市長葉匡時(右一)和前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右二)陪同。(新新聞林瑞慶攝)

AIT好大

用通俗的話來說,對於台灣,不放棄武力統一我們的大陸是壞人,美國是好人,政府也一直這麼教育我們,即使有些人在對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國爭霸、及本國利益為絕對優先等原則,幡然有所領悟時,會說出「美國人其實最壞了」,也無法抹煞台灣依賴美援發展經濟、依賴美軍維持安全的過往。那麼-當然囉,「好人」在台灣搜集情報,一路綠燈。

譬如,「美國在台協會」歷屆駐美的主席與駐節在台的處長,要想見中華民國任何政府官員,上自總統,下至縣市長,大概都沒問題;甚至從黨外時代開始,台灣政黨與媒體菁英,也都有計劃的、或不定時的被邀請到華府「參訪」,譬如〝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