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1日在電視專訪中提到美國沒必要被一中政策束縛,連日來引起各界激烈反響,很多人警告說,川普上任後可能挑戰美中之間既有的政策框架,恐導致美中關係生變。但也有人認為,川普的新動作為美中台關係再平衡邁出了正確的第一步。
繼本月初川普接聽台灣總統蔡英文一通祝賀電話,打破美國近40年來外交慣例引起軒然大波之後,川普又對「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並把它和美中之間的「貿易」連上關係之後,川普的言行引發更多對美中關係可能發生動盪的擔憂。
包括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貝德(Jeffrey Bader)、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等人,都對川普上任後可能挑戰美中之間自1979年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框架表達憂慮。
《紐約時報》11日一篇相關報導裡,麥艾文說川普把「一個中國」拿出來喊價,「將吸走美中關係中的所有氧氣」,最終也會導致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和美國的其他利益面臨風險。
麥艾文說,自1972年以來美國8任總統都依賴「一個中國」政策,有很好的理由,「如果川普團隊能服從歷史經驗,就可以在這個領域做得很好,而不是去頂撞它卻不確定能換來什麼東西。」
貝德則指出,川普顯然認為這是新交易的一部分,不過「把貿易的議題與北京視為涉及主權的議題混在一起,可能引起中國的憤怒並讓2個議題變得更糟」。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也在該智庫發表致川普的公開信,表達他對一個中國政策不可輕易動搖、台灣也不可被拿來作為交易籌碼的看法。
本月初川普和蔡英文通電話之後,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薛瑞福(Randy Schriver)與前美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卜大年(Dan Blumenthal)在美國的《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網站發表聯名文章,他們認為準總統川普與台灣總統蔡英文的電話交談,只不過是把過去逐漸由中國定義的美中關係加以平衡,為美、中、台3邊關係的「再平衡」踏出了良好的第一步,「美國與台灣的高層接觸符合美國國家利益與價值」。
目前是智庫2049專案研究所執行長的薛瑞福14日在該智庫的研討會中指出,他對美國一些官員跟著中國「複誦」他們對台灣地位的「咒語」(mantras)和歷史論述感到失望但並不意外,但美國必須以自己的判斷來決定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全盤接受中國的觀點。
薛瑞福說:「事實是歷史論述必須客觀並經過檢視,這很重要,關於台灣地位的客觀事實也很重要,美國必須以未來可能的作為為基礎來坦誠討論、而不是基於歷史論述和咒語來定義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