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兩岸小英與習近平終於建立共識…..

2016-12-20 08:10

? 人氣

蔡英文與習近平首度「達成共識」─房子不是用來炒的。(顏麟宇、美聯社攝影, 風傳媒影像合成)

蔡英文與習近平首度「達成共識」─房子不是用來炒的。(顏麟宇、美聯社攝影, 風傳媒影像合成)

這一次,小英總統與對岸的習近平終於建立了完全的共識─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小英17日出席「第45屆建築師節慶祝大會」致詞時說,房地產不應該是投資和炒作的商品。在此前1天,習近平在16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顯然兩岸政府與領導人對炒房是沒啥好感,聽聞這番話,對房市已反轉入空頭的台灣而言,業者應該不必再寄望政府出手救房市了。而對今年炒房風仍盛的中國而言,就是北京保增長的目標大概不會再壓過防泡沫,要再寄望北京放寬管制─其實就是變相的鼓勵房市熱絡─以保增長,難度更高了;所差者只是到底要用多大的力道去讓房市降溫。

台灣的房地產在2003年的SARS之後即開始走了一波近12年的大多頭,房市熱絡、房價飆漲,高峰期創下1年成交45萬戶的天量。這些成交量並非來自正常的自住需求,而是在房市熱絡、成為一本萬利的投資後,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客加入炒房,投資客的比重可達5-6成。這段時間也造就全台著名的炒家「三黃一劉」,其經手買賣的房子號稱上千戶。

炒房如此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連科技業大老英業達老闆葉國一都下海投資房地產。主要原因是台灣制度不僅是有利炒房,簡直是鼓勵炒房。房地產交易幾乎不必課資本利得稅,持有稅(房屋稅與地價稅)又低,囤房成本低;阿扁曾為支撐房市推土增稅減半,金融海嘯後的全球資金行情及馬政府的大降遺贈稅等,讓資金泛濫,沖入房市就對房價起了推波助瀾效果。台北市的所得房價比一度高達15倍的全球之冠,與香港可比肩而行。

這段期間央行是第一個出手打房,以信用管制方式為房市降溫,但效益不大;之後馬政府先推「奢侈稅」,對短期進出者課以重稅,然只讓房市漲勢稍頓,難竟其功。

真正讓房市反轉的原因,一個是前財長張盛和成功推出「房地合一稅制」,讓炒房的資本利得要課稅,炒房不再是免稅的買空賣空行為了,投資客快速退潮;另一個因素是房市已過高,經濟表現與民眾所得原本就已難支撐房價再漲,台灣房市終於反轉進入空頭下跌期,今年全年的成交戶數估計只有25萬戶左右,明年房價估計將再跌1成;對未來最悲觀者是看有6-7年的盤整期,樂觀者也看至少要再3年才能重回多頭。

雖然,兩岸不論是要「一中各表」或「一中同表」、甚或「一中一台」是有歧見,但傳統「有土斯有財」、房地產投資是致富捷徑的情況是完全一樣、「共識極高」。中國的房市,基本面上有經濟快速成長加上城鎮化的需求支撐,制度面上有地方政府需要以批地充實財政,中央則要房地產熱絡帶來的經濟成長數字,因此也是多頭一走十多年,並因此帶來中國經濟最大的危機與風險:資產泡沫、信貸風暴、地方政府財政危機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