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獲禁止輸入的日本核災區食品出現超市後,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既有的檢核機制有漏洞,必須證明政府有足夠的管理能力,才會再談解禁與否的問題。」外界解讀禁區食品開放可能暫緩,但林全又宣布原訂的三場公聽會照常舉行,可見政策並沒有轉變,只是把爭議點又窄化到技術性的檢核問題而已。
果然,隔天行政院發出新聞稿強調:「沒有健全的查核管理機制,就沒有開放的問題」。然而,11月30日舉行的公聽會預備會議中,擬出的數個爭點之一就是「政府的邊境把關能力可以被信賴嗎?」而現在政府沒有健全查核機制已經是事實、已經沒有爭點、沒有爭點就沒有急著開公聽會的必要了。
沒有爭點,就沒有開公聽會的必要
雖然行政院也強調對開放與否不預設立場、且沒有解禁的時間表,但也沒有明確表示暫緩,或是願意在公聽會中另外開出「零方案」、也就是不開放的討論選項,看起來開放的政策並沒有改變,只是民意反彈聲浪大,更謹慎一點而已。
今年11月行政院釋出要開放福島鄰近四縣市食品進口,在立委要求下同意舉辦10場公聽會,後來因程序粗糙、趕著3天內辦完,最後因國民黨動員杯葛而流會。事後決定程序重來,11月30日先舉辦預備會議擬出爭點,並訂出未來三場公聽會的時間表(12/25新北市、1/2高雄市、1/8日台北市)。
接下來情勢改變,最近發現許多日本福島五縣食品的調味料、油包已在超市販賣,林全才會緊急發表談話,並希望「未來三場公聽會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呈現客觀的事實、釐清關鍵的爭點,達到良善政策溝通的目的。如果公聽所提出的相關問題在現階段難以解決,政府也不能排除繼續維持現狀的可能性。」
不過政府開的公聽會多數是玩假的,就在上周立法院初審通過《電業法修正案》,之前開了2場公聽會也說要聽取意見,做為政策修訂的參考,結果公聽會中學者專家提出相當多的意見,但這些意見連在立法院被討論一下的機會都沒有,最後還是在行政、立法合作下,通過了行政院的版本。如果老是這樣不可信,未來人民對政策有意見還要乖乖去公聽會嗎,還是直接抗議比較有效?
限制條件的公聽會,只會引發更大的爭議
日本核災區食品開放的公聽會也是如此,包括之前行政院食安辦公室舉辦的10場公聽會、或11月30日的預備會議,提出的書面資料,還是強調2011年福島核災之後每批進口的日本食品都會檢驗,且都符合輻射標準。就算未來開放了,也保證政府會做到100%把關,總之就是說服大家開放沒問題就是了。
也就是說,行政院開公聽會的用意是政策宣導、釐清不同意見、消除疑慮,而不是真的想聽不同意見。就連未來三場公聽會最重要的意義也是「澄清不實流言」,但公聽會的目的是聽取公眾意見、不是在澄清流言。
而且既然是公聽會,對象就是公眾,只要公布時間、地點,歡迎大家來參加並發表意見。但16日衛福部發布的公聽會辦法,還把公眾分兩類:一般民眾、公民團體。而且還分為第一現場、第二現場,只有少數人參與的第一現場才是真的現場,第二現場只是視訊。報了名還要抽籤,且不開放現場報名。
這種公聽會的程序設計,把之前預備會議好不容易鋪陳的對話氣氛、以及補回來的完整程序又打回原形。公聽會不是學術研討會,即便是聽證會都要敞開大門歡迎所有人參加,限制條件及參加辦法的公聽會只會引來更大爭議。
而前面一開始就講過了,行政院現在最急的是把查核機制的漏洞補起來,證明自己有管理能力,除非還是繼續開放,否則公聽會已經不急著開了。真的要表示檢討且負責任的態度,不如就直接宣布暫緩開放。
*作者為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