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在法國誕生後,法人隨即將電影引入越南,除了展示法國的現代化影音事業外,也為了占有越南電影市場。當時法國百代公司負責越南電影的發行外,也從事電影製作,1924年百代公司邀請法國電影發明人盧米埃爾(Louis Lumiere)兄弟拍攝一部越南家傳戶曉的《金雲翹傳》,這是黎末阮初文學家阮攸用喃字書寫的小說,甚受老百姓的歡迎,成為民間文學的奇葩,被文學界評為「安南四大奇書」之一。
阮攸《金雲翹傳》是仿中國明末清初作家青心才人章回小說《金雲翹》而作,但阮攸運用六八體和喃字寫成三千多行敘事詩,用以批評社會現象,傳唱一時,越南人稱其為《傳翹》或《斷腸新聲》,感動千萬群眾。法國人將《金雲翹傳》拍成電影,對越南本土電影發展極有幫助,因為這是一部用電影製作的傳統民間文化故事片,對越南人既新鮮又好奇,且強化了傳統文化的傳播。三年後,越南已經擁有三十多家電影院,本土製作的電影也有相當的市場規模,在西貢(胡志明市)生活的百姓,電影已成為現代生活的要素之一。1937年越南電影製作人譚光天與中國南方電影公司合作在香港拍攝了第一部有聲電影《魔鬼的田野》,其後越南也出現由越南本地製作的有聲電影,如《愛之真諦》和《勝利之歌》等作品。殖民地時期所製作的越南本土電影,當然無法與法國或美國電影片競爭,但仍有一定的市場,至1940年後在日本治理下,越南電影製作才處於停頓狀態。
第二次大戰後,又因爆發印度支那戰爭,至1954年奠邊府戰役,越南共產黨才徹底將法國殖民者打敗,當時越南為慶祝此歷史性一刻,製作了《奠邊府大捷》影片,用以歌頌共產黨的愛國戰爭。接下來是南北分裂,戰爭繼續開打,只是由法軍轉換為美軍,電影事業只能在戰火中繼續發展。當時北部的電影在共產黨統治下,有很強烈的愛國主義宣傳味道。在南方的越南共和國(南越)因為抵抗共產黨,成為自由世界一員,得國際盟友支持,其中最重要是美國,從1955~1960年間,美國對南越投入十億美元援助建立美式軍隊,並承諾協助南越的繁榮和安定,及至1961年美國參與越南戰爭,美式文化長驅直入南越,西貢成為美國大兵的休閒活動場所,燈紅酒綠,娛樂表演成為時尚,表演的歌手或演員有南越人和美國人,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戰爭遊戲中,西貢演藝事業得以更大發展,讓人們忘記戰爭的苦痛。
在美國支持下,南越成立越南電視臺用以抵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電臺宣傳,這也是越南本土電視臺節目製作的開始,當南北戰爭期間,影視活動都具有戰爭色彩,藝術作品自然不多。自1973年美軍逐步從越南撤軍,二年後越共攻陷西貢,當時越南電視臺以「血淚之路」轉播軍民撤退過程,使南方人民處於極度恐慌之中,這些震撼畫面,衝擊當地人民的恐懼,也發揮了電視的影音效果。其後該電視臺由越南勞動黨占用,改稱西貢解放電視臺,後又改名為胡志明市電視臺。此時的電視製作主要是為黨意服務,而全國統一後共產政府對影視媒體的控制更趨嚴厲。在北方,共產政府是利用電影來宣傳政治理念。如從1970~1975年,在北越舉辦的四屆電影節中,越南紀錄片共獲得了三十五個金荷花獎和三十九個銀荷花獎。有些紀錄片如《上前線》、《街巷戰》曾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和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的獎項。這都是革新開放前的發展,演藝事業並不是自由創作的產物,在南方稍微因美國關係比較寬鬆些,外國電影也多。但是無論南越或北越演藝事業都是為政府服務,演藝事業被視為政府統治的工具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