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對稱戰力的成本之所以低廉,是以犧牲「運用彈性」為代價換取的。因為諸如水雷、攻船飛彈快艇,甚至大量的飛彈等,只有在解放軍武力犯台時才派得上用場,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甚至擔任政策工具的能力。例如空軍戰機可以在解放軍轟炸機繞島時,上前執行警戒並與解放軍軍機互別苗頭,海軍的驅逐艦與巡防艦可以在「廣大興二十八號」事件中,南下穿越北緯二十度「暫定執法線」,向菲律賓傳達馬政府堅定的立場。防空飛彈、攻船飛彈快艇和智慧型水雷等,就無法執行這些任務。
事實上,就連在中共武力犯台或可能準備犯台時,這些不對稱戰力在運用上也有很多限制。例如,當兩岸緊張情勢急遽升高,或對岸解放軍出現若干疑為犯台的徵候時,命令潛艦立即前往預設的待命區潛伏十分容易,但要立即在台灣周邊海域──包括不少國際航道布雷,恐怕就困難得多。
更重要的是,未來解放軍犯台時,極可能派出○五五型驅逐艦和轟炸機,自台灣本島以南和以東的深水區,從我軍防空飛彈、岸基反艦飛彈與攻船飛彈快艇的打擊範圍外,用巡弋飛彈攻擊我軍重要的作戰體系。此時能夠對共軍這些機艦造成威脅的,就只有戰機、潛艦和軍艦等「基本戰力」;至於智慧型水雷、攻船飛彈快艇、防空飛彈、甚至無人機等,基本上是無能為力。
無法確保美軍一定會馳援
因此,華府部分人士所主張,國軍應大幅削減基本戰力,並代之以不對稱戰力,其實疑慮頗多。除非華府承諾,一定會對付在我軍防空飛彈與攻船飛彈快艇打擊範圍外的共軍機艦;但在可預見的未來,華府不太可能再與我方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的情況下,大幅削減基本戰力的風險恐難以承受。
*作者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