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感嘆,台灣在歷史教育的反思上都不夠精密,以至於不懂得如何解釋歷史下,「大家是要把很多事件還原,好好討論真相,才會知道彼此的界線在哪裏」,也才會有所謂的「民族尊重」。
誰之過?
納粹黨從1933年統治德國至1945年,在希特勒(Adolf Hitler)主政下,力行對猶太人、波蘭人與俄羅斯人的「種族淨化」,受害者至少超過1500萬。
二戰後,德國將納粹的各種圖騰與國旗列為絶對禁忌,在其他歐美國家也被列為禁止宣傳。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扮演希特勒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一定要是反面觀點,不能有歌功頌德,甚至致敬的動作。
然而,也許在台灣歷史教育上,對於領袖崇拜等,早就不是新聞。
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曾留學德國多年的前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謝志偉,就在臉書上撰文批評,說台灣會發生光復高中這樣的憾事,是因為這些教育者本身就在台灣戒嚴威權時期成長,把「黨國教育」的忠誠灌輸在下一代身上,學生只是「受害者」。
他認為台灣除了要跟以色列及德國政府致歉,還要找出為何會有這樣的教育份子沒有重視「國家暴力」,並強加在學生的情形。
謝志偉感嘆,「納粹陰魂還未散,就在台灣」,許多台灣老一輩跟納粹一樣,把國民黨黨旗當作國旗在揮舞。
他最後總結台灣歷史上的「偶像崇拜」,例如過去蔣介石擔任總統時,滿街的中正路、中正公園,甚至蔣介石死後還有紀念堂,都是台灣人對自己歷史反思不夠的結果,因而到最後拿了別人的歷史悲劇來當校內遊行節目內容,是非已完全顛倒。
並非想像嚴重?
光復高中事件爆發後,也有疑似該校學生在臉書上留言喊冤,表示這樣變裝納粹及希特勒的活動純粹是為了反諷希特勒,藉此反省歷史。
但如果是反諷,出現類似「納粹致敬」的動作似乎顯得不應該,司儀說「把你們通通送進毒氣室」等發言也看不出有反省歷史的感覺,值得商榷。
只是也有意見認為整件事情已開始「無限上綱」,校方遭到連串「整肅」;反對者質疑,《中華民國憲法》保障言論自由,闡述「釣魚台屬於日本」、「南京大屠殺不存在」、「天安門的屠殺是虛構」等都不會被追究,但台灣政府擔憂帶給歐美政府不良印象,結果矯枉過正。
無論是中國大陸文革時期的毛澤東,冷戰時期的蘇聯斯大林,前南斯拉夫,又或是回溯到幾百年前清朝殘酷屠村等,歷史上的許多人類悲哀,都適合透過「思考歷史」的教育,讓學生們更加了解。
只是,如此事情在一群「無知」的高中生與「天真」的學校誤踩紅線引起軒然大波後才或許會開始被討論,或許正如謝志偉所感嘆,老一輩台灣人的心目中都存在「納粹」,所謂的歷史反思教育或許還沒有真正開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