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便溺、便後不沖水、隨地吐痰、大聲喧嘩、亂扔垃圾、亂塗亂畫、貪小便宜、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等不文明行為,差不多已經成了中國遊客特有的標籤,遭到了廣泛的指責和嫌棄。很多國家專門有針對中國遊客的提醒標語也早已不是新聞了。
2012年,法國時尚品牌Zadig&Voltaire曾表示,因為中國遊客素質太差無品位,2014年在巴黎開張的新酒店將不接待來自中國的遊客。
2012年,在蘇黎世到北京的一架航班上有兩名中國乘客喝了酒,在飛機上因口角發生糾紛,進而大打出手,甚至還打了來勸架的乘務長,導致飛機被迫返航。而事件被曝光後,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直斥「丟人都丟上天了」。
今年上半年,一則中國遊客在泰國爭相用盤子鏟蝦並浪費食物的新聞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在各大社交網站上瘋狂傳播,很多外國網友稱其「表現像動物」。
為什麼偏偏是中國?
其實,這些中國遊客的行為,並不是到了海外才忽然變壞的,節假日中國各大旅遊景點的恐怖狀況就是最好的注解。在國境之內,大家習慣成自然,久而不聞其臭;出了國門,到了文明程度更高的地方,一下子就扎眼起來。所以,中國遊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舉止,最關鍵的原因應該在國內找。
費孝通提出的中國社會人際關係中的「差序格局」或許在文化層面解釋這一現象,中國人以自我為中心,如同水面上泛開的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離自己距離的遠近來劃分親疏。一旦到了完全陌生的環境,誰也不會管那麼多了。
除此之外,中國的教育制度,以及大國崛起後民眾心態的強勢當然也都與此不無關係。尤其是後者,使得一些國人到國外有一種揚眉吐氣,以上國人自居的心態,言行舉止輕狂。近代以來中國命運多舛,面對洋人有一種自卑感。直到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很多中國人也不再差錢,原有的自卑開始轉化為狂妄。這種「有錢就是大爺」的心態自然不會收到歡迎。
國民素質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絕不是造成中國遊客如今的國際名聲的唯一原因。國家旅遊和出入境管理部門相關教育和宣導的不到位也難辭其咎。
中國幾乎所有的處境指引冊子上都會寫明「出境旅遊人員遵守前往國法律法規、社會秩序和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提高自身文明素質、注重個人舉止文明,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這沿襲了一貫的官話作風,至於當地的法律法規、社會秩序是什麼無從談起,也無跡可尋,對於如何提高文明素質,注意自己哪方面的舉止也是一頭霧水。很多出境遊客無法得到具體的措施和做法指引,一些不文明行為也不是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