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胡曉真觀點:朗讀者與評點者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頃刻捏合

2019-12-21 05:50

? 人氣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劇照(取自國光劇團臉書)

國光劇團的「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是近年將《紅樓夢》主題發揮得極有創意的一部作品。林建華、王安祈、戴君芳合力編劇,雖然不像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但全劇首尾照應、意象完整,用心精微之處直透人心。既有通澈人生的觀照,又不失所謂接地氣的語言趣味,主、配角的精彩演出烘雲托月,燈光舞台充滿巧思,不愧為國光清宮三部曲的壓軸之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劇本以《紅樓夢》為樞紐來重構乾隆與和珅的故事,雖然編劇林建華說是天雷勾動地火的靈光乍現,恐怕亦是百年紅學的暗中發功。清史與《紅樓夢》的交涉,一直是解讀這部經典小說的重要鎖鑰。早年索隱派紅學發揮文字聯想,在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之間劃等號、找影射;當代紅學家則發現小說某些情節以清代實事為原型,而某些場景的設計則受清宮美學的啟發。本劇完全沒有採取人物影射的那一套,而把關鍵放在乾隆君臣對《紅樓夢》的閱讀,這是精彩的一舉。清代文網羅織是最有名的,但別忘了,文字獄就是要在字裡行間強作解人,有權決定一本書禁或不禁的那個人,是最恐怖的讀者,也可能是最認真的讀者。《夢紅樓》就把這個「解人」的任務派給了乾隆。

序場之後的第一場戲,安排乾隆在寧壽宮的「倦勤齋」讀《紅樓夢》。此處是乾隆六十歲後養老之地,雖然宮殿題為「倦勤」,好似已準備退休,而且皇帝還在此閒閒讀小說,但是名與實完全不相符。他不但不倦勤,還想永固權力。這時候的乾隆,自以爲讀懂了《紅樓夢》隱去的真事,也就是烈烈轟轟的祖宗功業背後的奸巧弄權。這是不能為天下人知的國家機密!因此必須要禁。和珅其實也在讀書,他讀的是乾隆皇帝這本聖書,而且也自認讀了個通透。千古忠臣代言人的比干,號稱有一個「七竅玲瓏心」,可惜他有洞察天下的聰明才智,卻沒(或拒絕)摸透商紂王的腦袋。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糟的是她空有癡情堪同比干的忠心,卻不知道要分個一竅、兩竅來揣摩上意。和珅就強多了,他的心竅肯定不比比干少,玲瓏剔透之處恰似多寶格,柳暗花明又一村,重點是他總能與今上知心和意。和珅讀《紅樓夢》,是跟著乾隆亦步亦趨,讀到的都是烈火烹油的弄權漁利,機巧萬端。乾隆看和珅,恰一似手中把玩的多寶格,如此複雜,如此精緻,翻來覆去也觀之不盡,好一顆天下難得的匠心。這君臣二人,真正是倦勤齋中,「永結同心」啊!

編劇把這一場讀《紅樓夢》的戲放在倦勤齋,或有深意。倦勤齋近年修復完成,讓人得以一窺其中極盡繁複的設計。大約為了配合倦勤的主題,這裏精雕原木以模擬細密的竹編,再現江南隱逸雅趣。同時,在宮廷畫師如郎世寧等人的主導下,設計採用西洋藝術的通景畫,用平面的畫營造立體的幻覺。《紅樓夢》學者認為這種乾隆年間的宮廷藝術很可能影響了小說。例如,劉姥姥在怡紅院,看到活生生且「凸出來」的姑娘,用手一摸卻是平的,牆壁上的琴劍瓶爐,也都是「貼在牆上」,與壁相平。姥姥像是鑽進了一個設計精巧的多寶格,怎麼也轉不出去,除非碰對了機關。小說中描述的視覺效果,與清宮的裝飾藝術有相通之處。而《紅樓夢》再三致意的主題——「假作真時真亦假」,也被學者認為與倦勤齋設計所表現的真假辯證有關。《夢紅樓》的舞台設計,觀眾明眼,都知道是個多寶格。然而面對觀眾的牆面,與其說表現的是多寶格裡的夾層暗屜,我倒以爲更像劉姥姥撞上的那看起來凸、摸起來平的裝飾牆面,亦即通景畫的一部份。牆面上的瓶爐總在移動,讓人覺得有點眼花,不敢多看,不過這可以說進一步玩弄了真假虛實——平面畫上的古玩,不但看起來是凸的,還會動呢。此外,這些瓶爐不斷位置轉換,也提示我們不論官場或人生,世事如棋局,沒有人在一個窩蹲一輩子,沒有人可以坐擁天下永不下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