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造神與愛國主義的外衣 「膽小又魯莽」的花木蘭只想訴說這件事

2017-09-28 08:30

? 人氣

在經歷了千年的流轉後,花木蘭不斷被傳頌、中文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在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的手上,翻轉出了全新的命題。(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在經歷了千年的流轉後,花木蘭不斷被傳頌、中文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在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的手上,翻轉出了全新的命題。(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為什麼不是說木蘭莽撞而為?為什麼不是木蘭膽小、被迫投入不屬於她的故事裡面?其實她一上戰場就後悔了,可是戰事把她往前帶,是戰爭來了的不得不為。

談到「花木蘭」這三個字,你想到的是什麼?是迪士尼歡樂童趣的同名電影,還是豪氣中帶一絲柔情的木蘭詩?在經歷了千年的流轉後,這個被不斷傳頌、中文世界家喻戶曉的故事,在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的手上,以「反戰」的主軸翻轉出了全新的命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由李小平與朱宗慶打擊樂團所合作的擊樂劇場《木蘭》始於2010年,以打擊樂搭配京劇,形成跨界的全新嘗試,而在經歷3年後,2013年的新版《木蘭》更將兩種元素徹底融合,把原來無法以打擊呈現的段落重塑。

2017-09-09-擊樂劇場《木蘭》2013年版劇照,劇中以低音弓弦拉磨木琴琴版,突破擊樂限制,產生如弦樂的效果。(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2013年的新版《木蘭》將京劇與打擊樂徹底融合,把原來無法以打擊呈現的段落重塑。(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新版《木蘭》的成功,當年不但在台灣博得連綿好評,今年更應俄羅斯契訶夫國際劇場藝術節之邀,至莫斯科莫索維特劇院演出,打破語言的藩籬,讓海外觀眾紛紛獻上最懇切的掌聲與淚水。

木蘭故事耳熟能詳 「這麼多人都說過了,我們要怎麼說?」

談到這次跨界合作的緣由,導演李小平表示,其實最一開始,是朱宗慶老師先找上他。「朱團對於跨界的嘗試沒有停過手」,李小平說,對於跨界嘗試「朱團是本能的」,當時朱老師認為還沒跟京劇跨過,便找上了他,而對於主題的選擇也完全沒有限制。

20170921-國光劇團導演,李小平導演專訪。(陳明仁攝)
李小平說,對於跨界嘗試「朱團是本能的」,當時朱老師認為還沒跟京劇跨過,便找上了他。(陳明仁攝)

所以當開始尋找改編文本時,李小平發覺,花木蘭的故事包含了親情、戰爭、政治、性別等多重特質,而且動漫拍過、中國也拍過,是耳熟能詳的,非常適合。不過李小平說,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個故事這麼多人都已經說過了,那我們要怎麼說?」

演完朱宗慶直接問:你滿意嗎? 李小平3年重整「反戰」主軸

李小平坦言,在最初2010年的版本公演完之後,朱宗慶就找他跟作曲家洪千惠吃飯,一坐下便直接問「你們滿意嗎?」、「如果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會怎麼做?」這就促成了2010年到2013年的轉變。

而李小平說,當時他們討論的結論是:「不要用造神,或民族情懷的角度來講木蘭。」他指出,木蘭從軍的愛國故事,是在上個世紀紛紛亂亂的時空背景下,為了鼓舞女性愛國主義才這樣標榜的。

「為什麼不是說木蘭莽撞而為?」李小平當時思考著,為什麼不是木蘭膽小、被迫投入不屬於她的故事裡面?這樣的想法,最終讓他們濃縮出了「反戰」的主軸,從軍是戰爭來了的不得不為,「其實木蘭一上戰場就後悔了,一上戰場就想回家」,可是戰事把她往前帶,而在一戰又一戰勝利的榮耀感下,木蘭心心念念的只有想家。

2017-09-09-擊樂劇場《木蘭》2013年版劇照,由京劇名伶朱勝麗飾演的「京劇木蘭」回憶起童年農村生活。(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為什麼不是說木蘭莽撞而為?」李小平當時思考著,為什麼不是木蘭膽小、被迫投入不屬於她的故事裡面?(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李小平說,在這樣的反戰主軸下,故事內在的情緒也才符合打擊樂大起大落,時而委婉、時而澎拜,又時而感傷的特質。這樣情感的來回,才能更好體現木蘭在這歷史事件中的性別處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