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在俄羅斯巡演造成轟動、以京劇結合打擊樂的擊樂劇場《木蘭》即將於台灣再度公演。出身國光劇團、曾獲國家文藝獎的導演李小平,突破以往的敘事格局,以「反戰」、「回鄉」主軸緊扣木蘭意象,翻轉出嶄新的詮釋語法。
其實,「跨界合作」、「求新求變」對李小平而言都非是第一次經驗;京劇出身的他,早已在歌劇、交響樂、歌仔戲、相聲等領域都有過嚐試,更曾於2009年擔任高雄世運會開幕式總導演,以及今年台北世大運的開閉幕總導演顧問。
對於在這個娛樂表演百花齊放的年代,相對小眾的傳統表演如何繼續走下去?他認為就是「釋懷」,要承認自己再也回不去流行了,去鎖定受眾。如果不承認,非要去向大眾示好,那就可能做得不三不四。
離鄉10年、倒立一練1小時 老師卻在旁邊談「沒有明天啦」
談到最一開始接觸戲曲的緣由,李小平說,他是北方家庭出生,家中一開始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在當時他的父親也感到茫然、沒有未來,在這裡沒有家產、沒有祖業,所以只能給孩子一個專業,而在父親的概念中,京劇以前的發展還不錯,就把9歲的他送去學劇了。
「結果一進去就後悔了。」談到那段日子的辛苦,李小平說,一進去離鄉背井10年,光是倒立就要練一個鐘頭,途中還會聽到旁邊的老師在聊天說:「沒有明天啦」、「我們單位明年就要裁掉,要失業啦」。
李小平提到,後來又遇到了變聲期,外貌也改變了,而且當時練功要剃光頭,「現在剃光頭是酷啊,當年剃光頭出去會聽到人家在咬耳朵,說是少年感化院出來的」,他說,尤其練功又練得一身肌肉,因此在別人眼裡常常就是不良少年,他也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跟別人承認自己學戲曲,都迂迴地說是在做文化工作。
從徬徨無助到「追求好玩」 王小棣是他造化恩人
而後來李小平發了哮喘,曾經從舞台下來,妝還沒卸就直接被送急診室,這樣的生死經驗來回了兩次,也讓他更加徬徨。後來遇到了王小棣老師,慢慢覺得可以把所學變成一個思考,發現除了身體技法外,也可用更多想法跟時代對話,因此心裡也比較踏實。
李小平也提到,其實在之前他就是個反骨的人。戲曲是有一個模式的,連臉譜每一筆要畫到哪裡都不能變,變了就要挨板子,但當時他就已經會試著偷畫其他符紋上去,雖然還是會挨板子,但既要改,又要讓老師看不出來,就變成了他的一個挑戰,「可以依著套路來創作一些東西,就覺得很過癮。」
「一開始的動機就是好玩。」李小平說,可以沒有理論背景、沒有動機依據去嚐試,但後來開始覺得,這些東西裡要有些線索,所以40歲時便返回北藝大讀研究所,做了全面的整理,也就是一路在這些過程裡正式轉成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