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好的80年代時,台灣的經濟如病弱的孩子打了類固醇一般,突然成為活蹦亂跳、身強體壯的亞洲四小龍。
強身藥背後總是帶著致命的副效果,在台灣自身創意、教育優勢逐漸失去的90年代,加上中國快速的崛起,台灣瞬間又成為積弱不振的病童一般,只能等著四大基金進股市就股災,而沒有完整的解套方案在面對自身的危機。
而,小小的台灣在這呲牙咧嘴微笑的巨龍身邊,就像隨時將成為他的下一道開胃菜一樣。而商人有商機就無祖國的心態下,西元2000年後大量的工商在開放西進後外移到中國拓荒。
當然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當時為台商設的利機,現在一個個都成了現實的流沙陷阱,西進的台商中小型企業深陷泥淖流沙,能完整脫身甚至是維持實力的頂多只有大型的科技產業而已。
逝去的美好已經回不來了!回過頭來看台灣,工作的人們越來越忙碌、結婚的人們越來越少,伴隨而來的也就是出生率越來越低,更恐怖的也就是家長與孩子越來越疏離。
本文以『燕返』、『免費的惡夢』、『親子間的深憂』來探究『降低工時,讓雙薪家庭回家陪孩子』的重要性。
燕返:回不去的低薪年代,不如回家陪孩子
28k的低薪其實是政府造成的,2012年政府提出『保障返鄉青年兩年最低工資』時,政府所設定的就是這麼高的補助。當2014年來到,政府補貼的錢沒了,原先還有可能到三萬的薪資,就這麼的打回原型回到了兩萬八以下。
2011年馬英九先生提出「馬總統提無縫就業 鼓勵大學畢業生在地創業」,也證實了大學生恐懼畢業後只有22k的薪資,寧可延畢也不願意直接就業的心境。
這『吳鳳接鬼』,還真的在2012年接到了鬼,在2014年更讓這些青年收入更穩穩搭上28k低薪時代的列車。接著的薪資凍漲更是延續到2016的年末,我們只能在低薪的寒冬中帶著虛偽的笑容迎接下一個新年。
勞動者只能選擇不斷加班增加收入,默默的大家從朝九晚五,變成朝九晚七。就這麼多了兩個小時的加班時數、多了一點收入,面對房貸、養育子女的高壓也瞬間得以緩解。
此刻家中有新生兒的家長們,卻也產生了不小的疑慮『為什麼我總是抽不出時間陪我的寶貝?』
幾個熟識的朋友甚至為了陪伴孩子成長,選擇一方離職全心投入孩子的成長,隨然家庭的經濟壓力仍是不小,但當這幾位朋友分享孩子的成長趣事時,我看見了真正他們一家人的喜悅。
燕返,似乎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然而,這樣的單薪經濟造成家庭的壓力確實不小!是否政府的勞工政策能夠有所轉圜,由增加工時轉化為讓有新生兒的雙薪家庭一方提前回家陪伴孩子,恐怕是我們執政者必須省思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