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總統政見發表會登場,針對台灣經濟部份,從韓國瑜與蔡英文口中講出來的台灣經濟,韓看到的是糟糕之極,蔡口中的則是妙不可言的「四小龍第一」,其間的差距已經不僅僅是「大海與浴缸」的差別,而是「一個台灣,兩個平行世界」的距離。來看看其中多少正確、又有多少是吹噓甚至錯誤。
韓國瑜對經濟表現差的批評主要是:解散的公司工廠大幅增高、外銷訂單負成長、製造業衰退、去年30歲以下勞工年收入比20年前差;另外則是質疑台商回流7000億,實際收到錢是0元,觀光產業悲慘,蔡政府在對外經貿談判方面毫無進展等。
蔡英文則是強調台灣經濟成長率是四小龍之首的成績,「台灣前三季經濟成長是亞洲四小龍第一,未來一年也會是四小龍第一」,「台灣這三年多以來經濟轉型、改善投資環境、做好基礎建設,也降低對中國依賴」,而且這個成績是拜民進黨之賜,「韓國瑜先生你要記得,前個政府交給我的是,連續3季負成長的經濟,我為了要把這個經濟從谷底拉起來,我們是日以繼夜地做」;對觀光業,蔡說前幾天已達成1100多萬觀光客是歷史新高,多來自歐、美、日、韓及新南向國家,陸客從44%降到24%,「這就是政府的抗壓能力」。
民進黨與蔡英文一定對這份成績單非常非常的「自我感覺良好」,但放在整體經濟脈絡與經濟專業來看,其「笑點」是比事實多得多,因為這代表其對經濟認知的盲點甚至錯誤不少。
台灣在專家眼中,是百分之百被定位為出口貿易導向的經濟體;經濟結構中,出口占GDP的6成左右,上市公司中固然有部份內需型企業,但占大宗的是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科技企業幾無一例外就是以出口為主),出口好壞直接影響企業、就業、還有外溢的消費效應等,因此對經濟成長率影響大。
蔡英文說民進黨接手時,台灣經濟連續3季衰退是事實;但原因是當時是全球性的衰退,台灣出口連續17個月衰退;至於說「我為了要把這個經濟從谷底拉起來,我們是日以繼夜地做」,則是誇張到噁心,因為台灣經濟之後的脫困,其實看不出與蔡英文的「日以繼夜地做」有多大的關係。
2016年520蔡政府上台,當年7月台灣出口就轉為1.2%的正成長,原因當然與政策毫無關係,而是全球景氣逐漸復甦之故。甚至以各季經濟成長率看,馬政府後期是出現衰退,但在2016年第2季(4-6月)的成長率已回到1.22%的正成長,這個成績與520才上台的蔡政府有多大關係?有多少成份可歸功於蔡英文的「日以繼夜地做」?
全球所有的經濟智庫都把2016年之後的全球經濟復甦,定位於「近10年(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最強勁的復甦」,台灣確實是乘著這波復甦潮而起,小英把所有功勞歸諸民進黨的執政、政策,說服力應該要「多多加強」,否則恐難免有「不識羞」之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