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六(21日)才宣佈,中美將很快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國務院23日上午也宣佈調降859項進口商品關稅,而且稅率將比最惠國待遇還要低。《彭博社》指出,這次調降關稅雖然跟中貿易協議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此舉符合中國政府在磋商時宣稱的「進一步開放經濟」。此外,由於中國經濟成長腳步持續放緩,北京也亟欲降低進口消費品的成本。
根據央視報導,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印發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調降品項包括冷凍豬肉、冷凍鰐梨、非冷凍橙汁、半導體檢測分選編帶機、高壓渦輪間隙控制閥門、自動變速箱用液力變矩器和鋁閥芯、鈮鐵、多元件集成電路存儲器、大軸膠片原料、光刻膠用分散液、培養基、部分木材和紙製品;治療哮喘的生物鹼類藥品和生產新型糖尿病治療藥品的原料更將實施零關稅。
《路透》表示,中國明年將對859種產品實施低於最惠國關稅的臨時進口關稅,相比之下,2019年共有706種產品按臨時稅率徵稅。根據官方說帖,調降關稅是為了「為積極擴大進口,激發進口潛力,優化進口結構」、「適度增加國內相對緊缺或具有國外特色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降低用藥成本,促進新藥生產」、「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進口,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
不過中國財政部也坦承,這次調降關稅,其中一部分是為了緩解非洲豬瘟暴發造成的肉類短缺危機,進口豬肉的稅率就從最惠國待遇的12%下調至8%。《路透》引述中國官方數據,去年八月開始的非洲豬瘟暴發讓中國飼養的肉豬數量幾乎減半,豬肉價格也飆破紀錄。中國光是11月份,就進口了22萬9707噸豬肉,超過去年進口數目的150%。今年前11個月,豬肉進口量也比去年同期成長了58%。
《彭博社》則說,其實從2017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削減對包括葡萄酒,嬰兒產品,威士忌與海鮮等消費品的進口關稅。至於調降用於製造智慧型手機的進口零件、用於液晶顯示器的玻璃、製造手機與顯示器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螢幕等進口商品關稅,則是北京想要繼續降低貿易壁壘,在中國成長持續放緩的情況下刺激國內需求。根據《彭博社的計算,官方所列物品在2018年的進口總額約為3890億美元。
根據央視報導,2020年中國將根據自貿協定或優惠貿易安排,繼續對原產於23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可望進一步降稅的國家包括紐西蘭、秘魯、哥斯大黎加、瑞士、冰島、新加坡、澳洲、南韓、喬治亞、智利、巴基斯坦等。2020年7月1日起,還將對176項資訊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五步降稅。因為要「全面禁止進口環境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的固體廢物」,明年1月1日起也取消了鎢廢碎料和鈮廢碎料2種商品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
《路透》指出,中國經濟正以近30年來最差的速度增長,明年可能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但中國政府仍誓言要在2020年將經濟成長保持在合理範圍內。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駐香港經濟學家吳卓殷對《彭博社》表示:「降低進口關稅的政策,反映出中國政府希望重申對世界自由貿易的立場」、 「從本質上來說,降低進口關稅有助於降低商業和消費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