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代管政策上路迄今,台北市府方面抱怨,這項由中央全數埋單的政策,一般戶與弱勢戶6:4的比例,讓真正需要租屋補助的弱勢戶,需求無法被滿足。對此,內政部官員解釋,一般戶與弱勢戶件數6:4的比例限制,係衡酌各縣市一般戶與弱勢戶的人口分布所訂定的補助標準,內政部將在今年底包租代管第一期計畫執行告一段落後,檢討相關規定是否合理,未來不排除調整6:4的比例規定。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包租代管第一期計畫,中央當初設定的媒合件數,和六都實際的執行結果,雖然有不小的落差,但是崔媽媽實際走訪台北市第一線社會局福利中心與婦女中心,詢問該中心輔導的弱勢戶,他們對包租代管政策都給予肯定,認為這項政策的推出,讓原本租屋飽受歧視的弱勢戶,「至少」有了租屋的管道,租屋媒合成功機率從0,提升到10至20%。
崔媽媽基金會:弱勢戶補助比例應更高
呂秉怡表示,台灣租屋市場高度地下化,一般個別的小房東,多半都能適用自用住宅稅率申報地價稅、房屋稅,從「包租代管」政策上路迄今18個月,台北市只媒合1千多戶可以看出,包租代管的補貼效果,對於逼出空餘屋的效果有其限制,「1千多戶,可能是它的極限,如果是這樣,那麼內政部應該檢討包租貸款的政策目標,這1千多戶到底該優先幫助誰!」
(延伸閱讀:包租代管政策六都無一達標!北市副秘書長質疑弱勢「看得到吃不到」 內政部回嗆:不要被柯文哲帶壞)
呂秉怡表示,包租代管的物件,因為分散在市區各地,不像社會住宅的弱勢戶會有比例過高,產生「鄰避效應」問題,因此,中央在設計一般戶與弱勢戶件數的補助比例時,不應該僵硬地訂在6:4,弱勢戶理論上應該可以更高,甚至達7、8成。
呂秉怡表示,包租代管這項三合一的住宅政策,除了是社會住宅政策外,還肩負扶植租賃產業等政策任務,左手要協助弱勢,右手要帶動租賃服務產業轉型,政策目標上難免會混淆與資源錯置。
呂秉怡強調,「包租代管」因為有租金補貼等政策補貼,政策成本較高,本來就該優先協助弱勢,「拿『包租代管』協助青年住宅政策,有一點像『拿西裝布料拿去做運動褲』!年輕人要租屋,到591就租得到。」
況且,「包租代管」現階段係彌補台灣社會住宅存量不足的過渡性政策,一旦12萬戶的社會住宅陸續完成興建,「包租代管」租金補貼就可以慢慢功成身退。呂秉怡表示,「包租代管」委託民間租賃業者推動,業者為了衝量,當然也會挑房客,有些可能造成疑慮的精神障礙或獨居老人,民間租賃業者也懂得用技術性門檻排除。相對之下,政府蓋的社會住宅,不會趕弱勢戶走,除此之外,社會住宅對於政府的社福衛生單位跨局處整合,也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