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8年20萬社會住宅,達不到、也最好勿達成

2019-12-10 07:30

? 人氣

小英「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可能嗎?圖為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東明社會住宅」。(取自台北市社會住宅招租網)

小英「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可能嗎?圖為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東明社會住宅」。(取自台北市社會住宅招租網)

日前總統蔡英文在臉書宣揚住宅政策,除了說擴大租屋補貼外,還強調推動社會住宅8年20萬戶的承諾,「我不會改變!」;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直白的說,目前達成率仍有很大差距,做不到就不要亂開支票。當然,接著就是蔡競選總部與相關單位跳出來「護主」,強調「有信心達成目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衡諸現實,這個目標其實就是達不到,而且,最好無法達成,否則台灣很可能又多了不少養蚊子的空屋。

蔡英文4年前競選時,就有「8年蓋20萬戶社會住宅」的競選支票,這次選舉再拿出來說要完成承諾。但現實的是:如果過去4年成績不佳,依照蔡陣營的說法是:明年底超過4萬戶第一階段目標;那剩下16萬戶,期待未來3年多完成,現實上有可能嗎?

柯文哲說「從韓國經驗來看,他們用國家力量花30年才達成30萬戶」,以此質疑可能性,應該是較接近現實,更何況,數十年來台灣政府都「不以效能見長」,行政效率是不如韓國政府,這個目標幾無達到的可能性。

再用更精確的數字看,如果到明年底達成第一階段4萬戶的目標,剩下近16萬戶等於要在未來3年多完成;而以國內民間的住宅營建能量看,從2010-2017年平均每年住宅開工戶數是8萬戶,現在則是等於政府平均1.5年就要有8萬戶開工,以政府效能遠低於市場上數百家民間建商而言,絕無可能達到。再以國內營建資源的支應而言,也不可能支援這個營建能量。

因此,不論蔡政府如何「有信心」,柯文哲那句「作不到就是作不到」才是事實。而且,換個角度看,萬一真作到才是問題。

內政部去年曾針對六都作過一份住宅調查,其中對社會住宅有需求的地方(希望當地有可負擔租金的社會住宅),不必猜了,當然是台北市排名第一,比例高達63.8%,新北、桃園約5成,台南只有3成多。

這個結果合乎常識,房價越高地區、對社會住宅的需求越殷切;但房價高的地區,同時代表的也是都市更擁擠、可利用土地更少而且更貴。政府要在台北市找到蓋社會住宅的土地,一定比中南部縣市艱難許多;甚至同樣在新北,要在高房價的板橋、三重、中永和找地蓋社會住宅,也比在較偏遠的雙溪、貢寮、瑞芳難。

因此,如果真要「衝數字」,以「容易找地」作為蓋社會住宅的首要條件,那確實有可能達成非常接近目標值的結果,但,有意義嗎?對社會住宅的需求在台北市,結果你把房子蓋在宜蘭,解決問題了嗎?或是需求在板橋,房子蓋在雙溪,可以嗎?

這就有如20多年前房價飆漲時,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喊出政府要「蓋每坪6萬元的國宅」,以解決居住問題,結果找出台糖在南部的土地興建,需求是在台北,這種兌現支票的方式,當然完全不可能解決居住問題。

最後房價問題還是解決了─至少是暫時解決,但與政府的6萬元國宅政策毫無關係,而是市場泡沫破滅的自然「消風」。

台灣的空屋不少,不論是央行或是內政部的調查,全台空屋率大致都在10%上下,空屋數從86-100萬戶不等;空屋高當然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但不少空屋因區位不對、位於人口外流區、老舊等各種因素,很難再被利用。要政府利用這些空屋作為「社會住宅」,在制度上有其現實困難,更可能掉入「為建商解套」、進而鼓勵更多錯誤投資的道德風險中。

但政府至少該避免製造新的空屋,社會住宅當然要建在有需求的地區、避免錯誤投資。更重要的治本之道,是在制度、法令上著手,勿讓房市投機風再起、房價飆漲。至於那個「8年20萬戶」的競選支票,註定是難達成,也不要達成,就忘了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