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裁掉消保處吧,政府豈可越界亂管物價?

2017-01-11 08:10

? 人氣

一例一休上路讓物價喊漲,圖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出席穩定物價小組工作會議後記者會。(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一例一休上路讓物價喊漲,圖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出席穩定物價小組工作會議後記者會。(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因為一例一休上路,引發部份業者喊漲價格,行政院開始祭出物價督導小組的功能,行政院消保處發文要業者說明漲價原因。看不出政府如此作的正當性與效果,民進黨政府財經作為之荒謬,因此再添一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例一休實施後有不少企業喊漲,行政院消保因此要針對媒體報導已公告漲價的八方雲集、必勝客、鬍鬚張等九家業者了解其漲價理由,並就速食業、手搖茶飲、電影院等30家業者之產品價格進行訪查。

消保處的理由是說這些宣布漲價的業者,若非基於法令改變而導致勞動成本增加,也無原物料或其他固定成本增加而決定調價等,其調漲的合理性應該被檢驗,政府也會針對假藉《勞基法》修法之名,趁勢藉故調價的業者進行查處。說詞用語確實可撫平因漲價而憤怒的民眾心理,但卻是缺乏專業又民粹的作法。

政府要查處業者漲價,就是一件極為荒誕的作法,這個政府,已經忘記還有「市場」的存在,政府難道想取代市場的功能?而台灣又是何時開始,業者販賣商品漲價時要有理由向政府作交代?這些業者在訂價時既從來就不曾亦不必向政府申報、要政府核准,現在要漲價,也不勞政府來「了解理由」。

再看看這些消保處要「關切」的業者,大部份是賣外食的業者,從魯肉飯、速食到麵食都有,稍微有一點點常識者都知道,外食產業是一個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不僅賣同類型食物的競爭者眾,而且不同外食種類之間彼此的替代性亦非常高。

鬍鬚張的魯肉飯漲得太過頭,不要緊,民眾可以到夜市,或是滿街都看得到的小吃店吃魯肉飯。即使萬一全台灣魯肉飯一起漲,也不打緊,外食彼此之間有非常高的替代性,民眾就吃麵食、速食,讓賣魯肉飯的業者喝西北風,他們自然會把價格調到市場可接受的程度,其它幾家外食產業情況其它都一樣。這種產業,政府有什麼正當性與必要性去管價格漲跌與高低?

政府唯一要對價格關切者,一個是公用事業,從水、電、油、瓦斯到電信、交通;另一個是有市場壟斷性者,而公用事業大部份也都具有壟斷性,民營事業有壟斷性質者則大部份會出現在企業對企業(B to B)領域,不過因企業彼此之間有專業談判能力,政府一般也不會涉入此領域。

消保處說「若非基於法令改變而導致勞動成本增加,也無原物料或其他固定成本增加而決定調價等,其調漲的合理性應該被檢驗」,看似乎理由充份,但問題是政府有那個法令規定業者的訂價或漲價必須有「充份理由」,必須是原料或人事成本增加時才能漲價?

業者當然可在成本不增加情況下,單純只因為了要提高利潤賺更多錢、或是自認可賣更高價格、或是要「以價制量」、或甚至只是「他高興」而漲價。至於漲價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不必政府告訴大家、也不用政府管制,民眾、消費者、市場會作最好的裁判。廠商漲過頭,消費者不埋單,生意當然變差─市場擁有比政府更佳的制裁與矯正機制。而消保處這種過時又效益不高的單位,到底還應不應該繼續存在,倒值得好好計議討論一番,因為這個單位存在的目的就是「督導物價」,但現在的經濟社會,政府豈有必要又豈有能力督導物價?

至於對工商團體批評一例一休造成資方、勞工、消費者「三輸」結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以「質能不滅定律」駁斥,強調不會有三輸的結果,這種缺乏常識的辯駁,徒增外界的嘲唏罷了,行政院就少為之。

經濟行為不是零和遊戲,兩人、兩家企業乃至兩國之間的經濟行為,多能創造雙贏結果;但如果有一個「爛政策」打壞此經濟行為,確實可能造成全輸結局,這一個領域不存在什麼「質能不滅定律」。徐國勇的這番見解簡直超越當年吳敦義稱許「無薪假」可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了,因為他的「質能不滅定律」可完全改寫經濟學,區區一個諾貝爾獎已不足以表揚其貢獻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