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月開始試辦三年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由於該方案對優質職缺的定義,以及產業別的限縮,許多部會為配合政策,硬擠硬湊出不少夜班、輪班,薪水只有兩萬多元的職缺。主事單位教育部雖出面解釋該方案會經過篩選,要具備「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勞基法薪資」「優良勞動條件」等5個要件,但仍引發學者和民意代表的質疑,主政者未察當前國情,胡亂推出急就章,結果可能是讓年輕人學不到專業技能、技術,無益生涯規劃,部分產業依舊找不到員工,是不治標也不治本的政策。
其實,該方案去年甫提出時即遭受不少質疑,對於優質職缺界定,須具發展性、技術性、安全性、優於勞動基準法薪資水準、優良的勞動條件;產業類別則限縮在傳統技藝、農業、文創、工業、商業及「五加二」創新產業。惟就當前就業市場環境觀察,能滿足企業主對求職者學歷要求為大學以下者的職缺本來就有限,如果要再要求具技術性及發展性、國家產業政策發展需要、文化技藝傳承或區域產業聚群特色,並符合北、中、南、東區域發展衡平性等規準的職缺,似乎更難。
政府為了扭轉八成以上高中職畢業生直接就學不就業,以及為傳統產業找人才推出方案,立意固然良善,惟台灣社會的就業市場普遍仍是學歷掛帥,與其把經費投入青年探索選擇繼續就業或升學,不如早早增加青年的學力,將經費投入充實技職教育。尤其是實習課程的改善,國內雖有建教合作和產學合作制度,然而建教合作計畫因為建教生權益保障法對於工時、津貼相關勞動條件較為嚴格,以及申請程序繁瑣等,影響業者與學校合作意願,實習機會不多。產學合作部分雖有產學合作專班,但數量太少,且學生中途轉普通班或後未留在相關產業的學生逐年增加。此外,口碑不錯的「產學訓攜手合作計畫」其重要的一環職訓中心面臨了承載量不足的問題,各職訓中心每年能開設班的課程有限,所開課程往往供不應求。
時值國內各大學校院正逢少子化浪潮,為求生存、謀求轉型之際,建議教育、勞動主管機關應研議修法,輔導、鼓勵高職、大專校院轉型成為地方職訓中心,透過擴大推動「產學訓攜手合作計畫」幫助學生畢業即就業,也讓職校找到第二春,重新找回技職教育的核心價值。並擴大辦理企業公費生計畫,或推動讓所有大學生在畢業之前能到兩家以上不同型態的公司實習的認養實習計畫,讓產學接軌、增加學生學力。
*作者長期關注體育、青年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