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副總統政見發表會上,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前院長再次把大選定位為國家主權之戰。深怕香港議題所創造出的亡國感不夠強烈,政府動用所有的資源,要讓臺灣選民感受到恐懼的氣氛,尤其是希望年輕世代能夠相信,愛臺灣的唯一做法,就是把選票投給民進黨。可是,動用國家資源來左右民眾接收到的資訊,無上限的操弄恐懼感,難道真的是守護了臺灣民主嗎?
三年多來,作為全面掌握行政和立法權的執政黨,只要能夠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尋求連任根本不是問題。可是,在今天的臺灣,人民的生活,是不是像政府所說的如此美好?臺灣人真的感受到國家正在向上發展了嗎?很顯然的,臺灣人民跟政府官員的宣告有很大的落差,雖然政府拿出經濟成長率優於其他亞洲四小龍國家來當成施政成績,但是卻不得不刻意掩飾臺灣人均所得遠遠落後這些國家的真相。當我們的所得落後其他亞洲四小龍國家超過一萬美元以上,強調這些年經濟成長率比別人高出零點幾個百分點,到底有什麼意義?
就是因為施政成績乏善可陳,想要連任只好回歸國家認同議題,不惜再次撕裂臺灣社會,寧可把臺灣內部分裂可能造成的退步當成賭注,來確保盤根錯節的利益分配可以持續。臺灣選民並不無知,可是如果選民看不見事實的真相,自然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為了確保人民只能看見對政府有利的消息,不僅在臺灣內部強調亡國感,利用網軍抹紅、抹黑對手,還透過提供片面的訊息引導國外媒體,針對中國威脅做出有利執政黨選情的報導。西方媒體基於對民主價值的認同,根據政府提供的消息對臺灣民主表示同情,卻不知道自己也被利用,甚至傷害了民主社會應該尊重不同意見的基本原則。
以近日美國洛杉磯時報針對臺灣選舉的一則報導為例,就可以看出臺灣民眾為何已經看不見真相。雖然美國記者把臺灣大選可能受中國網軍干擾作為採訪主軸,可是報導內容看起來卻更像是力挺執政黨的文宣。仔細檢視整篇文章,就會發現採訪的對象,居然全都是政治立場鮮明,力挺執政黨的學者,而他們對中國介入選舉的說法,與民進黨政府不斷強調的亡國感相互呼應。
令人好奇的是,知名媒體怎麼會忽略不同立場的聲音,完全不遵守平衡報導的基本原則?真正了解臺灣政情的國際媒體,談到臺灣選舉的網路假新聞,又怎麼會對楊蕙如引發的網軍爭議隻字不提?姑且假設美國知名媒體不會罔顧新聞專業,收錢刊登業配文替外國政權帶風向,出現如此偏頗的報導,唯一的可能就是當國外記者試圖報導相關事件時,消息來源有目的性的引導新聞方向,導致對臺灣現況了解有限的外籍記者,無法看清事實的全貌。
文章一經刊登,外交部和有著國家通訊社地位的中央社,就在第一時間分享和傳播,強化連外國媒體都注意到臺灣正遭到中國網軍攻擊的印象。把亡國感外銷給西方媒體再透過臺灣媒體強力放送,裡應外合,整個臺灣就這樣被鎖在全球都關注並同情臺灣的情緒之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報導看在不了解臺灣的美國大眾甚至政治人物眼中,除了同情臺灣被中國影響之外,更會以為臺灣選民只要不投給民進黨,就是被中國大陸給洗腦了。有了這樣的印象,未來恐怕連想要讓國際社會聽見臺灣內部不同意見,都會變得無比困難,這比投不投給韓國瑜更應該被重視。
透過提供資訊給國外媒體,以及支持學者專家進行特定主題的研究,把支持政府的立場,外銷轉內銷,創造出只有民進黨抗中親美挺民主的印象。這樣的操作模式,如果能夠成功地轉移選民對執政不力的不滿,未來的臺灣,恐怕只會被愛臺灣的口號綁架的更加徹底,因為只要有中國威脅繼續存在,民進黨就不用擔心沒有亡國感可以賣!擺脫不了亡國感的綁架,又看不到資訊封鎖線外的真相,進入一黨獨大的民主黑暗期,肯定不是在守護臺灣。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