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任昌觀點:匿名審查制度與包庇習性當道 須鼓勵揭露辯論以監督

2017-01-21 06:50

? 人氣

透過評審意見的運作,得以評定出具有價值的研究,也引領學術菁英努力的研究方向。審稿意見可能錯誤,導致高品質的研究成果被拒絕,被冷落一段時間,但重要貢獻終究會揚名於世。傑出研究可能被暫時冷落,這是學術制度必須承擔的風險,因為唯有嚴格把關才可以確保期刊論文品質,避免刊出劣質(cranks)或舞弊(frauds)的作品。必須透過一致、嚴格的論文審稿程序,學術才得以進步,才得以獲得納稅大眾對學術研究的支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圖3:科技部每年花費鉅資,希望改善學術審查機制。(作者提供)
圖3:科技部每年花費鉅資,希望改善學術審查機制。(作者提供)

法庭透過公開審理實現正義,學術應透過公開批判追求真理

波拉尼特別強調,如果某個學門領域的審查習性寬鬆,會導致太多經費與資源投入該領域,讓真正重要的研究被忽略。此外,波拉尼的所有著作中,從來沒有提及匿名審查機制。真理愈辯愈明是科學家與學者的原始信仰,匿名審查機制是後來才發展出來。匿名審查是為提升審查效率與減低審查成本,才發展出來的便宜行事機制。因為是匿名,審查人因為犯錯而付出的成本與風險就大幅減低,所以,更多人願意擔任審查工作,也更願意表達審查意見。

匿名審查機制是不得不然的選擇,但卻也導致「虛偽」學者具有更多操弄與舞弊的機會,經典案例是我過去所揭露,退休官員與國立大學退休教授組成的權威,涉嫌放任沒有國中程度,且明顯抄襲、變造的論文作者升等副教授。科技部人文社會司每年花費鉅資研究改善學術制度,卻對我個人歷年提出的具名且詳細舉證的檢舉函不作回應,或回應「不違背規定條文」,僅對少部分輕微案件,去函當事人要求改善。在我遭受黑函或行政杯葛的同時,我被迫訴諸公共媒體,持續揭露學術界的沉淪文化,希冀國會議員、教育部與科技部重視。

追求真理、公平、正義是現代文明人的共識。現代人透過司法制度的公開審理、兩造公平辯論,希冀社會正義獲得最大可能的實踐。對於知識與真理的追求,尤其是耗費鉅額國家獎補助經費的研究案,更該套用法制國家的公開審理、公開批判、兩造公然辯論精神。但很不幸的是,因為流通與被認證的論文(尤其是TSSCI)是基於傳統權威的認可而成立,掌權長與既得利益者往往(在台灣則是必然)極盡所能的包庇,以維護既得權利的正當性。這些人可能位居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大學校長、副校長、理事長、顧問… 導致個人私慾啃食學術良心。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涉及貪汙,內線獲利上億元,我相信這僅是前述虛偽學者群作為之冰山一角

圖4:SCI 期刊八人作(2008)與九人作(2009)的標題與作者團隊。(作者提供)
圖4:SCI 期刊八人作(2008)與九人作(2009)的標題與作者團隊。(作者提供)
圖5:SCI 期刊八人作(2010)的標題與作者團隊。(作者提供)
圖5:SCI 期刊八人作(2010)的標題與作者團隊。(作者提供)

教育部事務官帶領的虛假學術文化

持續我揭露前教育部高教司長利用「349萬元驅動三篇碩論衍生13位合著者的三篇SCI論文」的議題,我再揭露,教育專長卻「插股」醫學著作發表的蕭科長,在就讀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博士班的時候,參與八人作(2008)、九人作(2009)與八人作(2010)的醫學論文撰寫,細節如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