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醫師無力挽回一個19歲生命的故事
「一位急診醫師在失去一個19歲病人的生命後,奔向路旁。」(An ER doctor steps outside after losing a 19-year old patient.)是圖1相片的標題。在急診室值班的另外一位醫生,拍下他無助地奔向對面的人行道,倚靠在矮牆啜泣的背影;在幾分鐘後,他還是擦乾眼淚,走回工作崗位。這個故事發生在2015年三月,相片與故事出自Reddit網站,然後流傳在網際網路,國內媒體也有報導。
這種場景與故事,才是原汁原味的醫師寫照,只有挽救生命的熱誠(passion),沒有如何生產「績效」的算計。一位年輕醫生在面對病人的時候,不可能去算計如何從治療過程中,創造績效;唯有專注於救人的熱情,才得以實踐職業的意義,以及發揮自我的生命價值。當一位醫生開始在執業的過程中,去算計或煩惱各種績效指標的時候,他原本應該散發的光芒就蒙上陰影。
科學化的決策與算計模型
我們設想另外一種「理性化」的情境,尤其是應用經濟學與管理學的動態決策過程(dynam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思維。理性人的行為準則,是最大化效用的淨現值(價值函數),當前的決策會牽制下一期的狀況與行動,決策者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可能情境,需事先做好情境分析,進行沙盤推演,預留各種因應方案。如果一個醫生將「理性化」發揮至極致,在面對病人時,會算計對療程的投入程度,還有如何發展人脈網路,如何經營「研究團隊」生產論文…等各種行動之間的成本效益關係,可能產生互斥或互補關係,更牽涉下一期的狀態與行動。
學過經濟學理論的人,都不難瞭解上述的道理,它是一個理想模型,所以,我將它比喻為「理性化發揮至極致」。它屬於行為決策光譜的最右端,最左端就是前面所說,決策動機是人性原汁原味的人本熱情(passion),是救人的信仰(belief)。我相信大家都同意,年輕醫生是處於這個決策光譜的最左端,但在往後的醫界打滾生涯,多少會趨向右端。其中,最嚴重、最明顯的跡象發生在生產論文的算計。
教育部事務官也來「參股」
如果醫生想要量產論文,想要爬升至大醫院的高位,就一定要結識與加入特定「研究團隊」。「研究團隊」會算計發表論文數量、規模、人次,算計保留與延伸多少內容至下一次或其他期刊發表,以及合著者順序要如何安排。而且要順便量產指導的博、碩士生數目,個人與機構得以分食的數量、計畫金額規模、人脈網路規模與緊密度。懂得竅門的人,更要讓政府官員掛名,這是獲得政府委託計畫案的默契,或是為未來的計畫案的爭取鋪路。這是何以量產的「研究團隊」一定包含醫生以外的份子,他負責穿梭、合縱、連橫、交織網絡,更可能是負責經費來源的計畫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