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到付款仍有風險 消基會告訴你怎樣網購最安全

2017-01-30 11:00

? 人氣

許多民眾在網路上採購年貨、禮品,然而消基會近半年已接獲341件網購申訴案,數量驚人。(取自消基會網站)

許多民眾在網路上採購年貨、禮品,然而消基會近半年已接獲341件網購申訴案,數量驚人。(取自消基會網站)

農曆年節是民眾網購年貨、禮品的旺季,但消基會半年來接獲341件網購申訴案,其中42%的消費者收到瑕疵品、仿冒品或與訂單不符的商品,23%遭遇退貨糾紛,25%被賣家拒絕退貨,更有29%的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找不到賣家,或是被賣家於通訊軟體中封鎖,退換貨無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消基會表示,《消保法》保障非實體店面購物的「7天猶豫期」上路超過20年,仍有許多網路賣家未依法行事,有些賣家在賣場規則就明訂不可退貨,並宣稱一旦下單即等於認同賣場規則;有些賣家則是在出貨後,才聲稱拒絕消費者的退貨;更有賣家只願將商品價金退回「購物金」,迫使消費者在自家賣場二度消費,逃避退貨責任。

至於網購族喜愛的「貨到付款」仍有風險,因為消費者付款之前無法開封驗貨,且宅配業者只管運送,對商品內容概不負責,當消費者發現商品不符或毀損時,恐無法及時收回款項,必須再跟賣方聯繫、申辦退款手續,假如賣方不認帳,消費者只能向政府相關單位或向消基會申訴,尋求解決。

消基會指出,若業者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付款選項,讓消費者購物款項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管,較能有效避免消費糾紛。不過,目前仍有許多平台尚未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務,即使提供也必須視賣家是否開通此付款方式,對消費者而言,安全性仍有待加強。

消基會認為,隨著網購平台興起,各類網購消費糾紛也日益增加,因此行政機關應盡速制定規範,建構一個安全交易系統,一方面更嚴格的過濾賣家資料、加強身分認證,另一方面也祭出誘因,全面推動消費者以第三方支付購物,為消費者建立一道網路購物的安全防線;消基會也呼籲業者應加強賣家管理,對於評價造假、賣家身份驗證應建立可經檢驗的管理機制,對於網購糾紛也應積極協助消費者。

至於消費者,消基會強調「貨到付款」並非最安全付款選項,應選擇第三方支付,若出現消費糾紛可透過第三方支付攔截款項。此外,消費者也應避免在社群網站上的個人賣家購物 ,購物前野櫻多方搜集資訊,以免上當;若遇網購糾紛,應保留相關資料憑證,向本會或相關政府單位申訴。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