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解僱的工廠勞工、行政人員、中階主管與郵政署員工,後來都到哪裡去了?有些人轉往服務業,如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資料顯示,服務業勞工人數從二〇〇〇年的一億零八百萬人至二〇一七年的一億兩千七百人,成長了一七%。不過近年來,也有很多人踏進零工經濟的世界,成為優步司機或透過 TaskRabbit 生活任務外包公司做些跑腿雜活。零工經濟是矽谷壓低勞工薪資的第二種方法;公司不是聘僱正職員工,而是透過網路集結一批契約員工來完成工作。經濟大衰退也是零工經濟興起的一大助力,因為在二〇〇七至二〇一〇年間—優步與 Airbnb 也在那段時期成立—有八百七十萬人失業,靠打零工維生。問題是,這些勞工失去的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健保與退休計畫,但零工的薪資極少且無任何福利可言。對消費者而言,諸如優步之類的應用程式非常神奇好用,但對於試圖在零工經濟中謀生的人來說,它並沒有那麼地神奇。
儘管如此,製作線上報稅軟體 TurboTax 的直覺軟體公司(Intuit)表示,二〇一七年美國經濟有三四%屬零工經濟,待到二〇二〇年,這個數字將成長至四三%。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估計全美有六千八百萬名零工經濟「自由工作者」,其中有兩千萬人,即大約三〇%的人,選擇零工經濟的工作型態,並不是因為它具有吸引力,而是迫於無奈不得不的選擇,因為他們找不到薪水更高的正職。
零工經濟模式也逐漸擴及到白領勞工。例如,零工經濟律師以簽短期契約或專案方式受僱於人;WorkMarket,位於紐約的一家新創公司,專門經營平面設計師、文案寫手、編輯與電腦工程師的線上「隨選人力雲」,像美國零售連鎖藥妝店沃爾格林(Walgreens)等大公司會從中僱用契約工,並按件計酬。哇!公司不必聘用全職員工,省下了不少錢。
WorkMarket 強迫勞工互相競爭,他們為了搶到工作,不得不壓低費用,就像是真人版的《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零工經濟的市場非常大,有超過兩千家公司透過 WorkMarket 僱用契約工,目前已有多達數十萬名勞工加入 WorkMarket,而且這個數字以每年八〇%的速度成長。
WorkMarket 執行長史蒂芬.狄維特(Stephen DeWitt)表示,他提供的服務能幫助公司更有效率地營運。「沒效率的舊式做法,會被完全淘汰。」他在二〇一六年的一次訪談中說。那到時候誰會遭殃呢?「很多人都會遭殃,這是場大屠殺。」狄維特坦承,事實就是如此。「如果這從哲學上來說嚇著了你,那我只能說聲抱歉。」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