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出現修正「九二共識」的聲浪,因為選民對這個主張已經不埋單了。為什麼九二共識無法再吸引選民?有可能創造出一個北京接受、台灣選民也接受的新名詞來取代嗎?
國民黨敗選後,黨內各種改革之聲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呼籲修改「九二共識」。九二共識這根「定海神針」已被芒果乾腐蝕生鏽、賣不出去了。民選政治時代,不管藍綠統獨,想落實政治主張就需要選民埋單。
一向力挺九二共識的馬英九說,九二共識不是不能調整,但前提之一是北京要同意;馬朝重要的兩岸幕僚趙春山則說,九二共識不是習近平所說的定海神針,兩岸必須更新「通關密語」;另一位藍營兩岸策士趙建民卻說,檢討九二共識是搞錯方向,重點不在於做為反對黨的國民黨要不要九二共識,而是執政黨能否守住台灣的和平。
趙建民最聰明,直接把問題丟回給民進黨政府。做為反對黨,國民黨只要批判執政黨維護不了台灣的和平、安全與發展就好了,幹嘛幫執政者操心到底要用九二還是九X做為兩岸共識。
這種最省力的做法可能有用。近年來台灣民意擺盪劇烈,誰曉得兩年後芒果乾還賣得掉嗎?若選民不再埋單,搞不好又回頭擁抱定海神針。
但這種方法卻有個大風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台作風強調掌握主導權、操之在我、不假手他人。有國民黨這個「盟友」固然好,但也不必然要全力挺它。經過這次大選,國民黨躋身台灣政壇兩大黨的地位愈見不保,台灣民眾黨積極在搶泛藍選票,也不時向北京示好,國民黨的兩岸政策話語權與選票可能被綠、白分食而更邊緣化。
馬英九、趙春山都認為九二共識可以或必須修改,但前提是要與中共協商、獲其同意。「共識」當然需要雙方同意,但九二共識的問題在於,國共兩黨後來對「共識」的詮釋不同,中共只談「一個中國」不談「各自表述」,只有PRC沒有ROC。國民黨自認要到了「對等」,其實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這正是九二共識無法再說服台灣選民的原因。
李登輝時代重要國安幕僚張榮豐曾回憶,李登輝執政之初,兩岸間「密使滿街走」,他形容這些密使以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自居,「用個人意識形態創造簡單、抽象的名詞,企圖解決一個背後涉及複雜國際因素、且多年來無解的兩岸議題……。」
最終證明,只靠一句通關密語無法解決兩岸複雜問題,不論是「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皆然。不用再傷腦筋去創造新的「芝麻開門」了。
*本文原刊《新新聞》1716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