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既不要錢也不要命的反核運動

2017-02-21 06:30

? 人氣

原子能委員會有一份69頁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時序」,當中寫著:「3/11 14:46_發生地震,機組自動停機。正常電源喪失,備用柴油發電機於1小時後故障。3/11 19:03­_NISA宣布進入緊急狀況。3/11 20:50_對策本部要求半徑2 km內居民撤離。3/11 21:23_內閣總理大臣…。」後續處置過程鉅細靡遺,但是關鍵的15:46柴油發電機故障至19:03宣布進入緊急狀況,有3小時17分鐘留白,日本官方不肯公布,我只能就學理、當時中外之龐雜報導、人性的自然反應,進行填空,沒有把握,若有謬誤敬請指教。我認為使用鈾鈽混合燃料的第3號反應爐失去了冷卻,反應器很快就要超過臨界點,只有灌注劇毒的硼酸才能制止核反應,但這等同廢廠,廠長和上級密集討論卻沒有結論,因為超過臨界點之所有現象從沒實驗過,在僥倖心態下錯過了採取斷然行動的時機,之後鈾鈽燃料溫度遽升,開始快速核反應並產生大量的中子,噩夢竟然成真。一般使用7%可分裂之鈽239與93%天然鈾(只有0.714%可分裂之鈾235,其餘都是不可分裂的鈾238)混合,與多數核反應爐用的低濃度鈾燃料差不多,但是天然鈾和低濃度鈾燃料之連鎖反應無法自行持續,鈽239卻可以,超過臨界點後已不是現有科技能夠控制的了,大量注水甚至灌入硼酸都已經為時已晚,之後掀開圍阻體的應該是包含了氫爆和核爆,如此方能具有這等威力。台灣無法取得鈾鈽混合燃料,當然也不可能發生福島核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福島核災爆發至今已逾5年,對各地仍影響深遠。(翻攝推特)
福島核災爆發至今已逾5年,對各地仍影響深遠。(資料照,翻攝推特)

反核的另一主要理由是核廢料無處可去,將長期危害台灣。核廢料有兩種,高階的是已充分燃燒過的燃料棒,由於不能再有效率的加熱水或重水,因而移出置於核廢料池,燃料棒之間則隔以支架,這是最安全又經濟的作法。核一廠的核廢料池將滿了,要在廠裡再挖一個,竟然通不過環評,只好花了280億建了合乎世界標準的乾式儲存設施,結果又被要求改為「室內乾式」,只好重建,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沒辦法只得暫時停機。低放廢料很多,像廠裡穿過的工作服都是,光蘭嶼就儲存有10萬桶,後來的就各自存放廠區裡。大家想想,載運低放廢料的卡車司機、貨輪船員,甚至蘭嶼核廢料場的監管人員,有哪位被輻射汙染生病了,請他快來申請國賠,核電廠已經運轉三十幾年,許多員工從年輕做到退休,有哪位提出了職業傷害控告,因為他受到輻射感染已經生病,到底核能發電有多麼可惡,這麼多人怕它。日本有55座核電廠運轉,大家曉得台灣也有3座,使用核電能源相當早,核電廠長期提供低廉的電能,也使台灣電價相對較低,這是日本和台灣經濟起步較快,工廠較具競爭力,而人民也較周邊國家富裕原因之一。

冬天中南部天空老是灰矇矇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公布全台PM2.5(細懸浮微粒)排行,濃度前5名是左營、崙背、潮州、前金、屏東等,都在高屏區,長期吸入將使肺腺癌罹患率大增,並分析汙染多屬「本土自產」,當中的燃煤發電是要角。北部的兩部核能機組因莫名其妙之原因停止運轉,即使是冬天,備載容量仍然很低,燃煤電廠只好馬力全開,南電北送之線路損失是另一個問題,無怨無悔,最挺廢核的中南部鄉親們請再想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訴求是非核、低碳、低空污,我可以負責任的回答這三個條件沒有交集,縱使願意付出高昂代價,既有的或短期可能有的發電方式都不可能穩定供電,也就是這個問題無解,除非是經濟停滯工廠關門不再需要用電,這應該不是大家所想要的,反核人士饒了台灣吧!不要再做這種既不要錢又不要命的蠢事了。

*作者為電機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